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忠)上月末,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两项自律倡议(简称“新倡议”)备受关注。新倡议旨在缓解银行负债压力,疏通货币政策“堵点”,但同时也正在影响着资管市场。
新倡议一方面要求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另一方面要求银行在同对公客户签署的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并且,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此外,若非银金融机构提前支取同业定期存款,利率原则上不应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简单理解来看,就是利率下降的风从个人“吹向”银行对公业务和同业端,其目的均为缓解银行负债端高成本压力,并减少非银机构套利行为。
新倡议实施的一大背景是——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同业存款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国有行和股份行所持有的同业存款占比较高,这两类银行的同业存款规模分别接近18万亿元、7万亿元,占有息负债的比重分别在10%、12%。此前,银行在同业端发力揽储,使得同业存款利率居高不下,与存款降息的大背景有所背离,阻碍了银行负债端成本的调控进程,并且形成了不断强化的套利循环。
随着银行“手工补息”得到规范,银行存款加速流向收益率更高的非银机构产品,而这部分资金又通过高利率的同业存款方式回流至银行表内,进一步加剧了银行揽储成本。在央行多次降息背景下,这一循环不断被自我强化,成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堵点”。
多家机构预计,新倡议落地后,未来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全面降至1.5%及以下,大幅压缩了一般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纾解上述“堵点”。
在缓解银行负债压力的同时,新倡议的实施也加速了资管产品资产配置的改变,对未来行业发展提出挑战。
从这几天市场反应来看,同业存款的替代效应正在让不少资产快速重新定价。
新倡议限制了非银机构同业存款的利率水平,意味着同业存款高价优势不再。而同类型的同业存单竞争力凸显,市场出现了机构“抢跑”式同业存单大涨行情。三日来,同业存单市场连续大幅上行。3个月期限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连续三日大涨,周三(12月4日)收益率降至1.7%,下行超过10个基点。最为活跃的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也大幅下行。
事实上,此次新倡议的实施对于现金类产品和银行理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截至2024年10月末,金融机构非银同业存款余额达31.2万亿元,其中,非银同业活期规模或达15万亿元。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持有存款占其资产配置的比重大约为47%和25%。
现金管理类理财及货币基金监管规定基本一致,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不能超过产品资产净值的10%。新倡议实施后,非银同业定期存款皆为流动性受限资产,现金类产品投资比例不能超10%,且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预计将全面下降至1.5%及以下,带动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显著下行。有机构测算,新倡议实施后,货币基金费前收益率降幅或达30个基点。
此外,“提前支取利率限制”要求对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配置活期存款意愿也有一定影响。
这都意味着,对于各类资管机构而言未来挑战会更多。以理财公司为例,随着同业存款利率调降,银行理财潜在管理压力增大。新倡议实施后,相关理财产品短期净值大涨,但未来底层资产回报率会显著低于2%,将大幅降低产品未来的吸引力,同时也会增加产品净值的波动性。
在如此环境中,定期存款竞争优势正在凸显。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在2024年经历了多次调整,部分银行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1.3%,甚至高达1.5%。因此,在底层资产收益率节节走弱背景下,未来将极度考验资管机构投资与风控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