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协作机器人巨头将通过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建立生产能力。
11月26日,优傲机器人宣布,已与两家位于江苏南通的承包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委托其帮助优傲实现本地化生产。据优傲介绍,南通的生产供应链将实现高度本地化。
这是优傲首次在丹麦之外的国家建立生产能力。
优傲机器人总裁Kim Povlsen表示,上述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工业领域的重要性,“我们的本地化布局,将使中国客户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获得我们的协作机器人。”
优傲机器人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丹麦欧登塞市,隶属于全球自动测试设备和先进机器人技术供应商泰瑞达旗下,专注协作机器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协作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在同一工作空间内协同工作。
同日,优傲还推出了两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全新协作机器人产品——UR7e和UR12e。其中,UR7e的有效载荷为7.5公斤,工作范围达850毫米;UR12e的有效载荷为12.5公斤,工作范围达1300毫米。
两款产品均将在中国本土制造,并且目前仅面向中国市场。优傲已经开始接受这两款型号协作机器人的预定,并计划于2025年1月开始发货。
优傲称,UR7e和UR12e在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组件已有相当一部分是本地采购。该公司目标持续提高两款产品组件的本地化率,“到2025年年底,两款产品将几乎实现100%的本地化率。”
据优傲介绍,此次发布的两款协作机器人新品是基于优傲最畅销的e系列,专为中国市场新推出的产品型号,该系列产品已在中国部署超过十年。优傲官网显示,目前,优傲共有六款e系列机器人,有效载荷覆盖3-16kg。
优傲相关技术人员向界面新闻指出,在中国,如码垛、搬运、螺丝拧紧等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的场景中,为实现工艺提升,许多企业需要在前端工具上安装传感器、相机等工具,这就衍生出了在同样产品规格上获得更高负载的需求。
针对该痛点,优傲此次发布的新品相应提高了负载。例如,UR7e具有市场上同类负载产品最高的负载自重比,达1:2.74,市场上同类负载产品的平均负载自重比大约为1:3.33。
此外,中国制造业对于生产效率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上述技术人员表示,新品在节拍上也做了优化和提升,能够使得客户一天内的产能提升约20%,以更好地适应“中国速度”。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高景气度,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协作机器人销量快速提升,吸引了大批新老玩家入局。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含四轴)销量为3.14万台,同比增长26.1%。GGII预计,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含四轴)销量将达到4.08万台,同比增长29.78%。
与此同时,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也迎来了持续的内卷、竞争。受此影响,包括Neura Robotics、韩华机器人、斗山机器人在内的多家外资协作机器人厂商逐渐淡出了中国市场。
优傲全球首席商务官Stacey Moser向界面新闻表示,在优傲看来,竞争不算是坏事,它证明协作机器人的技术在中国市场具有应用前景,且有助于推动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进一步扩大技术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优傲全球首席产品官Tero Tolonen补充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优傲认为,在中国市场的历练能够让我们公司实力更强大,使得我们能够把在中国市场所汲取的经验运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Stacey Moser同时表示,优傲一直以品质和安全作为核心竞争力,但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优傲发现中国市场的客户还非常看重“高性价比”。“基于中国客户的需求,优傲此次发布的两款新品将实现中国本土化生产,希望能够提升产品在成本和价格上的竞争力。”
据优傲中国区总裁徐奕临现场透露,此次发布的UR7e和UR12e在价格方面将非常具有竞争力,但其未透露具体价格。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