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唐烨
区级政务服务中心设在上海最繁华街区,零距离贴近企业;精准政策供给,保护与激励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创新涉外法律服务模式,打通中外贸易多元解纷便利化通道;通过灵活有效的机制政策,助力“演艺大世界”规范有序、活力四射……近年,黄浦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回应社会需求,激发市场潜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好政务服务“三家店”当好企业的贴心“店小二”
新《公司法》修订通过后,公司实缴最新政策最大的变化是注册资金实缴政策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实缴。“如何办理减资?如何变更某一具体事项?”企业工作人员徐先生带着疑问来到了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快捷帮办区,办事人员樊莉蓉“秒懂”他的需求,“新《公司法》公布后,类似需求很多”。她引导徐先生至“圆桌会办区”,帮其下载相应的流程表和模板。不到20分钟,徐先生带着清晰的答案离开了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
2023年5月27日,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中心紧邻南京路步行街,位于“外滩·中央”项目新康大楼3至5层,不设围墙、没有大门,零距离贴近服务对象,营造了现代、亲和、零距离、舒心畅办的办事环境。
以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建设为契机,黄浦区推动政务服务形式和内容再创新。“在形式上,借鉴旗舰店的风格和理念,为企业、群众提供亲和的、轻松的服务环境。在内容上,全面革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依托全程网办、线上服务等‘一网通办’改革成果,聚焦‘店小二’服务理念,做优做强政务服务工作,开好‘三家店’。”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第一家“店”是打造“一网通办”线下体验旗舰店。区政务服务中心将传统“柜台式”窗口服务方式转变为“陪伴式”帮办服务方式,提供如逛体验店一般的“体验式”咨询服务。工作人员配备PAD设备,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全流程的咨询服务,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泡杯茶,喝杯咖啡”。“肩并肩、手把手”的互动式、陪伴式帮办服务以及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服务,使政务服务更便捷、更舒心。同时,升级“帮办知识库”“政策知识库”,运用可选择、菜单式的智能引导,帮企业精准匹配办事流程、材料、政策,为其度身定制集成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数字化产品包,还可像“网购订单”一样,一键发送至办事人的手机。在旗舰店模式下,政务服务帮办能力较原先提升10%,可提供2633个事项的政策咨询,累计服务6万余人次,为近6000家新设企业提供了“企业开办”的帮办服务。
第二家“店”是打造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连锁店。某咖啡连锁品牌企业足不出“沪”,就在宁波、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完成10多家门店的开设,并在政务服务中心的协助下成功对接无锡、常州等地筹划布设仓储。原来,依托长三角C9联盟(全称为“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目前有上海市黄浦区、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鄞州区、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蜀山区、无锡市梁溪区、南通市崇川区9个成员区),企业可享受联盟成员区内政务服务中心的帮代办服务。通过远程虚拟窗口,设置跨省专员、整合通办“服务网”等措施,黄浦区推动形成跨省帮办联盟,联手打造政务服务跨省连锁店,让企业少跑路。今年,长三角连锁店点位进一步增加,黄浦区承接上海市长江经济带虚拟窗口建设试点,已为C9联盟各区安装了虚拟窗口系统,新增6个开通“跨省通办”远程帮办服务的城市。
第三家“店”是推出营商环境平台服务便利店。借鉴外省市相关先进经验,引入增值服务理念,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多方联动机制。一体赋能黄浦区内税务、就业、人才等9个专业分中心、10个街道及一线营商服务团队,建立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1+9+10”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全区各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标准统一、管理方式统一,助力一线营商工作人员为企业送服务上门。
此外,通过远程入驻和虚拟窗口相结合的方式,政务服务中心不仅能实现全区所有专业窗口的远程咨询和办理,同时还可承接跨区跨省业务通办。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联动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模式,简化窗口受理环节,提升后台审批效率。同时,结合黄浦首创“双向免费”快递服务,将办完的材料快递给办事人,企业办事就像网购一样便捷。
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开放型经济保驾护航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高质量司法的保驾护航。黄浦区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筑巢引凤,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在此落户,区域外向型经济比重超过60%。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中外当事人对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迫切期待。黄浦区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开放型经济保驾护航。
今年10月,上海市第一家国际商事巡回审判站——“新天地国际商事巡回审判站”落户黄浦区。作为全市首家国际商事巡回审判站,这里集中审理辖区涉外商投资、对外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领域的涉外、涉港澳台、涉外商投资企业相关民商事案件,涵盖投资、跨境贸易、破产清算、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当事人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属维京群岛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月12日下午,新天地国际商事巡回审判站首轮示范庭审活动正式举行。在审判站法庭隔壁的一间调解室内,黄浦区人民法院与黄浦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一场专业调解——因当事人间书面合同的缺失,双方就服务费的支付产生纠纷。这场调解采用“专业指导+人民调解”的模式,委托了专业调解人员参与涉外纠纷调解,而法官则在一旁给予专业法律指导。“商事案件,尤其是涉外案件,较多当事人都希望能通过调解达成共赢。法庭会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压力感’,而巡回审判工作站的调解室是一个相对来说环境轻松的地方,更有利于开展调解工作。”黄浦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曲红青表示。
为更好发挥审判站功能,黄浦区全方位聚集法律资源、全链条拓展司法服务、全流程运用数字支撑,积极探索建立了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平台、国际商事司法一站通办平台、国际商事法务创新发展平台。
黄浦区积极发挥数字改革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的动力作用: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数字模型功能,实现“线上巡回审判”;为中外当事人提供全天候网上立案、异步证据交换、远程参加庭审、在线文书接收等数字化诉讼服务支持;充分发挥涉外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破产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涉案信息“一网通查”系统等数字化平台的作用,汇集诉讼、仲裁、调解三大解纷途径选择,翻译、涉外公证、域外法查明三大解纷辅助服务,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涉外商事解纷渠道。
黄浦区还创新运用“枫桥经验”,搭建了涉外解纷特色平台:以数字化技术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成立“智联云间法官工作室”,不断完善“委调e空间”多元化调解平台,加强诉源治理。中外当事人通过上海法院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化解纠纷,畅通与翻译、外国法查明等机构的沟通渠道,打通了在线多元解纷便利化通道,足不出户就能化解纠纷。今年以来,通过平台调解的案件平均调解周期24天,调解成功率44.26%。其中,借助跨境在线认证等信息化解决的6起纠纷耗时仅7个工作日,赢得了中外当事人一致好评。
此外,黄浦区全方位加强服务供给,推出了“优护宜商”六步行——即打造“一站式”基层党建服务点、组建一支“优护宜商ing之队”、上好“一系列”营商微课堂、打造“一体化”解忧站、做好“一平台”楼宇法治论坛、推进治理“一网格”统管……
既鼓励创新又适度监管让演艺大世界活力四射
以黄浦区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的“演艺大世界”,日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创新、灵活演出形式的青睐,诸如脱口秀、轻喜剧、轻音乐剧等演出蓬勃发展,市场热度不断高涨。面对演艺大世界里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空间,如何快速审阅和批复“海量”的剧目文本内容?如何“跨前一步”来把关形式多样的场景类演出?如何有效监管爆款演出带来的票务难题?秉持“包容业态、审慎监管”的原则,黄浦区以监管和服务为抓手,跨前一步创新探索,既鼓励创新,又适度监管,通过灵活有效的机制政策,助力演艺产业高质量蓬勃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营商环境”。
黄浦区演出体量占全市的五成以上,面对“海量”的演出审核压力,黄浦区把“金牌店小二”式服务贯穿于演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推出监管审批新模式。一是为语言类演出首创“剧本库”审核模式。语言类演出申报密集、剧本量大、更新频繁,建立“剧本库”审核模式,通过新剧本与“剧本库”进行电子比对,实现存量演出剧本经核对后免审、增量演出剧本快审,极大程度缩短语言类演出的审批周期。二是为驻场新剧目提供演出联排审核服务。驻场剧目的环境布景与剧情关联度强、演出场次密集且往往要到首演前几天才能完整呈现演出效果。黄浦区主动跨前一步,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剧目联排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既守住审批底线,又为主办方减少因剧本、场景、舞美等反复调整而产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三是推出演出项目剧本初创阶段审看服务。在剧本初创阶段实时跟进,对剧本脚本以及表演、场景、道具、服饰等进行内容审看,同时为材料优化和加工提供指导,督促最终版剧本及时送审报批。
“票子根本抢不到!都被黄牛囤积了。”一位“90后”观众向“金牌店小二”吐槽演出票子难求。“金牌店小二”发现了票务问题后,建议企业采用“实名售票+实名入场”模式,同时对新模式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做了提醒。在“金牌店小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双实名”的新模式产生:观众不需要刷购票二维码,而是可以直刷购票时所填写的身份证入场。“黄牛”现象杜绝了,观众也得到了实惠。
围绕演艺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黄浦区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一是建立“演艺大世界补贴票黑白名单制度”,将违反实名制、倒卖票券,破坏设备、干扰运营等两类违反补贴票规则的失信行为列入黑名单。二是推出“实名售票+实名进场”模式,演艺大世界补贴票执行实名制闭环原则,从购票到入场,均须持同一个观演人身份证原件,杜绝“黄牛”现象。三是出台《演艺大世界铭牌使用规范》,对于违反铭牌管理规定的场所,将做出摘牌处理并在行业内通报,进一步规范场所运营。四是借力演艺品牌开展信用经济宣传,利用“演艺大世界”品牌优势,在相关媒体账号、中英文双语版《观剧手账》季刊进行信用经济宣传展示。
黄浦区还积极构建从业人员友好、服务保障贴心的良好生态,完善人才配套支持服务,为行业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和货币化补贴;推出“尾票亭”服务,构建涵盖景区、商区、社区和剧场的三级票务服务网络,开创了国内第一个规范运营的尾票服务系统;设立演艺大世界·共享服务空间,为文化展演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为新兴文化创业者、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孵化支持和创业指导。
构建知识产权服务模式激发老字号发展新动能
豫园股份旗下拥有19个中华老字号,近年随着企业新增跨界合作、走出海外等发展举措,产生了更多的业务办理及维权问题。在黄浦区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豫园股份成功维护了知识产权权益,购买知识产权保险,推动专利产品备案以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并与某电商平台签订了知识产权维权战略合作协议。企业还借助区内专门成立的老字号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获得了更加高效、更有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
黄浦区老字号企业众多,老字号品牌资源高度聚集。上海市197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中,有96个落在黄浦,占全市近一半的数量。近年来,黄浦区积极构建老字号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服务新模式,为老字号发展创新保驾护航。
黄浦区修订了《黄浦区知识产权发展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转化、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激励作用。进一步升级窗口服务效能,推动黄浦区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便利化建设,依托“一键呼应”和政务服务窗口远程技术,为老字号企业提供商标注册申请等服务事项的跨地区远程帮办。同时,进一步拓宽知识产权转化空间。鼓励银行和保险行业根据老字号企业需求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则,开发更多市场认可的金融产品;推进专利开放许可,依托黄浦区知识产权运营集聚区、黄浦专利超市等功能载体,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完善配套资助,深入实施专利转化工作。
针对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黄浦区加强监管、协同治理,为老字号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跨部门签订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备忘录、《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长三角C9联盟,跨区域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书,签署《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共建合作协议》,进一步增强老字号知识产权领域跨部门、跨区域保护效力。协同小红书平台优化平台入驻环节知识产权审核机制,开展长三角中心城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项目,已有7个城区的194件中华老字号商标和19件驰名商标纳入前置审核名单,累计驳回涉嫌侵权申请3万余件。指导杏花楼、三枪集团、童涵春堂等企业成功应对海外商标恶意注册、商标异议等纠纷,三枪集团、童涵春堂海外维权的案例,被市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优秀维权项目,并获得资金资助。
黄浦区还打造老字号交流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鼓励老字号企业建立健全覆盖知识产权申请、维护、运用、保护等全类型、全流程的内部管理和保护制度。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