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打击“炒代码”等无厘头炒作 监管亟需与时俱进
2024年11月24日 20:2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每经评论员杜恒峰

  据媒体报道,11月22日上午,一些股票代码末尾两个数字相同的个股出现涨停潮。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新的概念炒作方式。任何成熟、理性的投资者,都不会参与类似炒作。但类似的无厘头炒作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令人深思。

  非理性炒作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短期股价大涨大跌在造富极少数人的同时,却让更多普通投资者遭遇巨大损失,这与市场发展所要求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格格不入。只有将这些过度投机行为降到最低,才能塑造健康的投资文化,形成良好的投资生态。但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认识清楚问题表象下的深层次逻辑——炒作之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缘由的大涨之后往往是必然的大跌,明明风险极大,为何资金仍会涌入?

  这要回到资本与生俱来的特点来观察:资本是流动的,是要逐利的,没有机会它甚至会主动创造机会。由于宏观经济周期、资本市场自身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A股近些年宽基指数级别的长期投资机会比较稀缺,活跃的逐利资本就会转向各种概念炒作。细心的投资者会注意到,各种主题概念和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其根源也在于此。

  相关公司发布的风险提示不可谓不够多、不够充分,交易所问询、要求核查甚至停牌的监管措施不可谓不严密,证监会对违规交易或操纵股价的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这些治理举措都跟随于炒作风潮之后,无法事先布防。资本的逐利性是客观存在的,要解决资本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既要从短期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着手,也要从改善投资者结构、改变上市公司结构着手,尤其是建立起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市场反馈回路。

  和以往的概念炒作不同,本轮概念炒作的非理性成分更重,个股涨幅更夸张,这与社交媒体形态的变化紧密相关。如今短视频平台将更多的人接入了互联网,而视频本身更有感染力,创作者和读者连接更紧密,算法推荐则是将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影响呈几何倍数放大。以往操纵股票的难度很大,设置多个账号拉抬然后出货会留下大量痕迹,监管相对好查证,但有了短视频平台这个工具,提前埋伏的资金通过层层链条间接影响直播间的荐股内容,趁股价拉升之后出货,这几乎无法找到有效证据,监管难度大增。

  概念炒作面临新问题,也需要新解法。各主要视频平台已经对违规内容采取了下架、对相关作者禁言等处理。但正如笔者之前所指出的那样,止步于账户处理并不够,严格追究民事乃至刑事责任有其必要性。勿以恶小而放过,类似案例的处置要做到全面覆盖,发现一起就应该严肃查处一起,以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其他意图模仿者望而却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每经热评︱打击“炒代码”等无厘头炒作 监管亟需与时俱进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