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ETF“话语权”不断上升 股票型ETF成交额占比创历史新高
2024年11月24日 21:29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场内ETF“话语权”不断上升 股票型ETF成交额占比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A股ETF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权益类ETF规模已经先后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大关,并且持股规模首度超越主动权益基金。其在市场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已成为A股市场“重器”,并且正逐渐改变传统的投资生态。

  “国家队”资金持续增持沪深300等大盘宽基ETF,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凸显出政策对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重视。

  今年以来,A股ETF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权益类ETF规模已经先后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大关,并且持股规模首度超越主动权益基金,成为股票类基金的“顶流”。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理念愈发受到投资者认可,ETF产品凭借透明、低费率、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随着ETF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市场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已成为A股市场“重器”,并且正逐渐改变传统的投资生态。

  净申购突破1万亿元

  截至11月20日,全市场ETF的资产净值攀升至3.59万亿元,较年初的2.05万亿元规模增超1.5万亿元,千亿规模ETF数量从年初的1只增至6只。

  ETF已成为各路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今年ETF净申购额达1.0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ETF(包含股票类和QDII类ETF)净申购额达10043亿元,为首次年净申购突破1万亿元,且超过过去三年净申购的总和。

  从细分来看,年内申购额居前的权益类ETF多为跟踪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1000等指数的宽基ETF,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3只ETF年内净申购位居前三,均超千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必然有“国家队”出手。从基金年内披露的定期报告看,中央汇金旗下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在今年第三季度大举增持4只沪深300ETF,以期末净值计算,累计增持金额超2700亿元。

  向前追溯发现,“国家队”已在年内对ETF开启“定投”模式。今年一季度,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被中央汇金申购263.56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获中央汇金增持457.06亿份。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分别被中央汇金增持169.93亿份、156.04亿份、158.67亿份。今年二季度,上述5只ETF合计再获中央汇金增持88.07亿份。

  “国家队”资金持续增持沪深300等大盘宽基ETF,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凸显出政策对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重视。

  成交占比创历史新高

  从成交情况来看,股票型ETF成交额近年来持续走高,从2020年的5.81万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4.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股票型ETF成交额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比例从2020年的2.82%逐年增长至2023年的5.46%。今年以来,股票型ETF成交额占比升至6.79%,达到历史峰值。

  交易占比的上升,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增量资金选择以指数基金作为入市工具,ETF对市场的影响也在加强。

  三大维度看市场投资风格的转被动

  维度一:业绩助推投资风格转向被动

  再好的投资产品也要靠业绩说话。近年来,被动产品赚钱效应的提升推动市场投资风格逐渐从主动向被动切换。截至11月22日,今年以来ETF资金净流入超过9400亿元,超过过去2年的总和。

  富国中证A500ETF基金经理苏华清指出,主动投资管理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赚钱效应方面,近三年,指数投资的投资者获得感更强。此外,指数型基金不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牛市行情中或更能抓住市场上涨行情。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中证主动偏股基金指数、中证被动股票基金指数年内分别录得4.93%和12.11%的涨幅。结合历史数据来看,2019年~2020年,主动偏股基金整体表现显著强于被动股票基金。2021年,两者收益率差距明显缩小,主动偏股基金指数全年收益率仅高于被动股票型基金指数0.16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被动股票型基金行情表现持续强于主动偏股基金,且差距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以ETF为代表的被动基金逐步走向公募基金舞台中央,活跃在“聚光灯”下。

  维度二:被动基金持股市值完成首次反超

  今年以来,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持续攀升,且首次超越主动型基金的持股市值。

  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从2023年的1.9万亿元增长至今年三季末的3.24万亿元,增幅超70%。相比之下,主动型基金持股市值从2021年5万亿元的高点逐年下降,截至今年三季末,持股市值跌至3.18万亿元,首次低于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从持股占比来看,目前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比例为4.25%,高于主动型基金持股占比0.08个百分点。

  以基金成立日来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000余只基金发行,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发行数量达到332只,占比超三成;增强指数型基金有28只。相比之下,普通股票型基金仅2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超200只,被动权益产品的发行数量已经显著超过主动权益产品。今年以来成立的发行规模超50亿元的“巨无霸”级别的被动指数基金产品有6只,其中5只均在11月内成立,进一步巩固了被动投资策略的主导地位。

  另外,以申请材料接收日来统计,今年待审批的股票指数基金超过90只,占偏股型基金比重接近四成,占比创年度历史新高。

  维度三:被动投资从沪深300切换到中证A500

  自10月15日首批中证A500ETF上市以来,资金开始持续涌入中证A500指数产品,多只中证A500 ETF基金规模相继突破百亿元。截至目前,市场中中证A500 ETF数量达14只,基金规模合计达1226.43亿元。

  中证A500ETF获得市场热捧,从背后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其一,行业配置方面,相对于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成长属性更高。中证A500指数在市值的加权上赋予了目前市值规模不是特别靠前,但具备高成长性、长期投资潜力的行业更高的权重,纳入了更多新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新质生产力“含量”更高。

  其二,从年度业绩来看,2020年以来,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营收同比增速均高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证A500指数体现了更强的成长性。

  其三,资金倾向于投资低估值的优质资产。截至2024年11月22日,中证A500指数市净率为1.46倍,滚动市盈率为14.01倍,分别位于过去10年的10.78%和44.31%分位,均处于中游偏低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指数基金现身近1600公司

  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在规模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之下,指数基金现身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据数据宝统计,2017年,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ETF(含发起式)的公司数量不到150家,自2022年起,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ETF的公司数量快速增加,2022年接近600家,2024年三季末已接近1600家,数量较2023年末翻倍。从持股市值看,仅统计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截至2024年三季末,前十大流通股东的ETF的持股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超2倍。

  从单家公司来看,不少指数权重股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ETF。比如中科创达目前属于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创业大盘、创业板50等重要指数的成份股,截至2024年三季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指数基金股东占据6席,持股市值占前十大流通股东总市值的比例超过50%。

  另外,掌趣科技金龙鱼北方稀土阳光电源等公司均有5只以上的指数基金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盛美上海海光信息中芯国际晶科能源等10余家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均为跟踪科创50、中证1000等重要指数的权益类ETF。

  从背后原因看,主要系跟踪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800以及中证A500等指数的ETF发行数量及规模大幅增加所致,这些指数的成份股普遍以大盘股为主。

  ETF规模增长或影响A股定价效率

  指数基金优异表现的背后,是指数成份股扎实基本面的体现。国泰君安认为,2024年以来,股票型ETF屡次展现了显著的边际定价能力。中航证券表示,ETF或将逐渐掌握A股定价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从指数成份股变动情况来看,据数据宝统计,以2024年三季末与2023年末相比,ETF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含联接ETF、发起式ETF)数量下降的公司中,遭重要指数剔除的公司数量更多;相反,ETF股东数增加的公司中,遭重要指数纳入的公司数量更多。

  获重要指数纳入或剔除,代表指数对标的公司历史基本面的认可,对公司未来的投资价值以及流动性的影响或存在正相关性影响。

  举例来看,中粮科技2023年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共有4只ETF,今年三季末仅剩1只,主要因公司被踢出中证500指数、中证800指数成份股。禾迈股份2023年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共有2只ETF,今年三季末全部退出,主要因公司被踢出科创50及科创创业50指数成份股。相反,前十大流通股东中,ETF数增加的新诺威神州泰岳润泽科技等公司均获4只重要指数纳入。

  从二级市场来看,ETF是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渠道,获重要指数纳入的公司,能吸引更多资金持股,优化持股结构,提升持股稳定性,有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从市场表现来看(剔除今年上市公司,截至10月20日),年化收益率的高低与ETF股东数量显著正相关,ETF股东数量为0的公司,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低于7%;ETF股东数量为3的公司,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1%;ETF股东数量超过5的公司,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接近24%,这些公司无论是业绩、还是成长性、估值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指数投资工具化,被动管理方兴未艾

  今年以来,在政策鼓励、汇金增持以及二级市场板块轮动加速等因素助推下,指数化投资风生水起,资金借道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ETF入市,被动指数基金成交活跃度不断提升。

  2023年以来,曾经头顶“光环”的主动权益基金风光不再,被动权益基金同时跑赢大盘和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三季末,被动权益基金规模、持股市值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市场偏好由主动管理转向被动管理,由大金融大消费切换至成长风格,指数基金的崛起正改变基金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生态。

  ETF凭借其独有的特性,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优势功能,目前已成为市场热门投资工具。不过,相比美股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指数基金的发展要晚很多。2004年,我国发行了首只被动指数基金——上证50ETF,直至2017年,A股指数基金的发行才正式进入常态化,2019年以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当前,A股指数基金800余只。11月以来,发行的新基金中有近四成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显著超过主动权益产品的发行数量,但参考美股市场,A股市场被动权益基金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根据中航证券,2019年8月美国被动股基超过主动股基,此后被动股基规模占比仍在持续增加。欧洲基金和资产管理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美国累计推出2300余只ETF,总规模可达到4.25万亿美元,占全球ETF市场规模的73%。根据Wind数据,截至当前,美股市场ETF合计近4000只,其中美国股票型、被动指数型以及混合型ETF合计超过2000只,最新规模合计超过10万亿美元。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的强劲增长,对上市公司也产生重要影响。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表示,随着ETF占比的进一步提升,ETF有望成为投资者入市的主要方式,指数将越来越难以战胜,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将更加有效,业绩优异、受市场认可而被纳入指数的成份股将享有更高的估值和流动性溢价,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行业正进行新一轮降费潮,不少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下降至行业最低水平,这是他们作为公募基金积极落实新“国九条”的体现,不仅有利于发挥大型宽基股票ETF的资产配置功能,更多的资金可借道ETF流入股市,进一步促进A股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同时,在流动性虹吸效应和成本运营优势的双重加持下,为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股票ETF特别是宽基股票ETF入市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24
原标题:场内ETF“话语权”不断上升,股票型ETF成交额占比创历史新高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