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为期四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今年,满屏的AI和机器人,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身影却不常见到。
“聚焦AI”成了今年大会官方宣传的重点——40余个大模型及垂直模型、10余个具身机器人等集中亮相。在展区布置上,AI算法模型、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数字乡村等主题展区,也鲜见“互联网”三个字,大模型、智能体、数字人等反而成了热词。
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参观者体验一款全息智能医学影像系统做手术的过程。 新华社记者蔡湘鑫摄
从领先科技奖等大会官方颁奖情况来看,类脑计算、具身智能、高性能芯片等前沿领域成了得奖“大户”,6G、大数据、超算平台等更贴近传统互联网的科技则略显低调。
今年,乌镇的“AI味”重了,但“网感”却淡了不少。“世界互联网大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智能大会有什么区别?”记者随机向几位参展商提问,得到几乎是清一色的沉默。
10年前,乌镇峰会刚举办时,中国互联网正值发展黄金期,乌镇一时风光无两,大佬们在西栅景区小店内的饭局也成了当时津津乐道的一幕。如今,中国互联网初代大佬们清一色未出现在乌镇。
必须承认的是,当前互联网经济的确不似往年的风采。用户规模趋于饱和,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达13.93亿台,与年中相比微增万分之四;网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271.7分钟、人均单日使用次数为64.2次,线上粘性同比负增长。2023年,腾讯、阿里、网易、京东、百度等巨头的增速只有个位数。现在,降本增效是互联网大厂的头号命题。
“以前,互联网靠讲故事吸引流量,再靠流量来拼融资和市值。现在,绝大多数业务都已‘上网’,留给互联网的故事不多了。”跟了十年乌镇峰会的一名互联网“老兵”跟记者说,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是互联网的“新故事”,特别是AI和机器人,几乎所有中国互联网大厂难免有一些“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的心态,这也造成了乌镇峰会“满屏AI”“满地机器人”的现象。
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参观者与一款智能机器狗互动。新华社记者蔡湘鑫摄
无论是老BAT(百度、阿里、腾讯),还是新BAT(哔哩哔哩、蚂蚁、商汤),以及字节、美团等新巨头都将“All in AI”奉为圭臬。
“AI与互联网相互交织,但并不属于一个范畴。AI的诞生甚至早于互联网。”上海市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姜国认为,互联网为AI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和算力资源,AI则为互联网提供了更多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拓展了互联网的边界。
在乌镇峰会现场,蚂蚁利用百灵大模型和AI文旅智能体解决方案,搭建了“桐小乌”智能体,当用户进入乌镇峰会范围内,“桐小乌”能自动感知,并通过AI分析并推送用户最可能需要的服务。阿里巴巴展区的“人气王”是“达医智影”AI查癌技术,单次平扫CT即可同时筛查8种癌症和5种慢性病,在浙江丽水,已有超过5万人次接受筛查,其中发现了145例癌症病变,包括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等。
满大街跑的四足机器狗、直立机器人、无人车等的背后,同样有着互联网大厂们的身影。
港股成功上市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最大的机构投资方是腾讯,“稚晖君”的智元机器人也离不开百度的投资,宇树科技的B2轮融资中,美团战略投资部位于首列……
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游戏科学展位,参观者体验游戏《黑神话:悟空》。 新华社记者蔡湘鑫摄
但中国互联网的“新故事”并非只有AI和机器人,哪怕是电商、打车这些最传统的互联网经济也有新鲜事可讲。
阿里巴巴展台上,“C位”的通义大模型旁,淘宝Vision pro版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队。这是淘宝专为Apple Vision Pro等头显设备用户开发的版本,利用空间计算、3D模型及空间视频等技术。观众戴上头显后,可以把虚拟世界里的商品投射到现实环境中作实地比较,通过预置的3D模型,用户能在现实空间中看到商品细节,为购买决策提供辅助。这项体验还打通了大疆mini4无人机和小米su7汽车,现场观众可以现场“试飞”“试驾”。
为了匹配每天数以百万计的订单,货拉拉测量和搭建了一套包含近5万个SKU的车型库,按照不同车辆外观和货厢长度对车型进行了精细分类,精准匹配货物和车型,货主下单时无需其他工具,通过“AR识货”扫描即可测量货物体积,并自动推荐车型。同时还在自研的货运地图上支持支撑选址、计价、分单、导航、热力图、碰面及围栏等多个不同场景。
无论是虚拟试穿的淘宝,还是智能配送的货拉拉,看似毫不相干,实则离不开万物互联,而这或许是互联网的终极状态。
“消费互联网只是一个开端,工业互联网乃至产业互联网才是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在姜国看来,信息层交互只是互联网的初级形态,感知+智能才是互联网的趋势所在,无论是万物互联、车联天下甚至是具身智能,都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无限的想象。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