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在11月22日安徽蚌埠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上,“海客圆桌会”新材料专场活动、新材料投资50人会议、长三角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圆桌会等活动同期开展。开幕式“双招双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主会场和分会场共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696.82亿元。据悉,大会自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在蚌埠市举办,前三年会议累计签约项目336个,总投资额3142.27亿元。
淮河边上的皖北小城蚌埠,在新材料领域何以领先?
玻璃材料行业不断迭代
不久前,华为发布的最新“MateXT”三折叠手机颇受市场关注,其屏幕所使用的超大面积超薄柔性玻璃(UTG)即为蚌埠市显示材料板块上市公司凯盛科技研发生产。这款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弯折寿命可突破100万次,应用于折叠手机/平板、卷轴电视、穿戴显示、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是目前全球最大、世界唯一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我国玻璃材料规模化制造进入微米级时代。
蚌埠的玻璃材料产业建设由来已久。1953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并在2000年改制加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2002年,孵化于中国建材的凯盛科技登陆沪市主板;2019年,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产品在蚌埠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2022年,安徽威迪智能玻璃公司落地蚌埠后,全国首条5.5代线大尺寸无机电致变色玻璃生产线,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基于玻璃制造,蚌埠进一步打造硅基新材料产业,先后获批安徽省硅基新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玻璃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众多高层次专业化平台,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1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280亿元。
生物基产业规模突破200亿
除了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是蚌埠另一主导产业,当前集聚生物基新材料企业77家,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总部坐落于蚌埠的丰原集团,是中国唯一的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企业,通过利用可再生植物资源,可生产出具有低碳、绿色、环保、无毒等特性的生物塑料,用于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丰原集团创新推出的农作物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获农业农村部专家认定,建成全球产能规模最大、产品链条最全、技术工艺最强的聚乳酸产业链。据了解,丰原集团多种产品产能居世界前列,聚乳酸产能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乳酸产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4%。
雪郎生物是蚌埠市的一家主营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生物降解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生产企业,PBS是适用于吸管的生物降解材料。雪郎生物已孵化下游应用企业7家,并成为首批获得快递包装绿色认证证书的企业,产品销往英国、美国、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在化工新材料领域,雪郎生物生产的DL-苹果酸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已建成2.0万吨/年的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安徽正着力推进铜基、铁基、铝基、镁基、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六基”提升计划,蚌埠在硅基与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上独占优势,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外,蚌埠还大力发展金属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构建起多种新材料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当前,蚌埠市集聚凯盛科技、丰原集团、康宁药玻、台嘉玻纤、壹石通等新材料企业3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新材料产业重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