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30年,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2024年11月19日 15:23
来源: 新京报
3人评论
6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2594_0

K图 01211_0]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举行。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了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并向游戏科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交付了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

  从30年前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蜕变成如今近百万名员工的世界级企业,比亚迪凭着“敢想、敢干、敢坚持”的工程师精神,用技术定战略,逐步将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敢想敢干,敢”的精神贯穿于比亚迪的发展

  比亚迪的追梦之旅始于深圳。

  1994年,王传福在深圳龙岗区布吉镇创业,从手机电池起步,抓住移动通讯设备风行于世的趋势。仅过了七年,敢闯敢试的比亚迪就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全球通讯设备巨头的电池供应商。

  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后,比亚迪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并开启第二次创业。

  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踏上了筑梦汽车的道路。

  彼时,比亚迪汽车创业不被外界看好。不仅是因为比亚迪从未卖过车、造过车,更因为200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完全由外资品牌、合资企业占主导。

  当时有基金经理甚至放出狠话,“若比亚迪不放弃收购,就抛售所有所持股票”。即便这样,也未能动摇王传福造车的决心,并定下“为地球降温1℃”的愿景。

  多年的未雨绸缪,比亚迪用技术定战略,看准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相信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创新的接受能力,更有把握抓住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汽车核心技术的历史机遇。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01年,比亚迪着手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路线。2002年起,比亚迪大力投入动力电池技术,从电池做起,逐渐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05年,比亚迪首款量产车F3下线,上市后一炮而红,14个月总销量就达10万辆。到2008年,比亚迪又先后推出了F6、F0等畅销车型;同年,全球第一款量产上市的插电混动轿车F3DM在深圳上市。

  2010年,比亚迪e6纯电动车上市,并交付深圳出租车行业正式上路运营,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市场化运营的纯电动车。

  自此,比亚迪追逐的新能源汽车梦开始显露雏形,也强力回应了外界所有质疑。也是在这一时期,比亚迪提出了三大绿色梦想,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用太阳能储能电站和电动车,打造一条完整的绿色链路。

  坚持技术,刷新汽车行业中国加速度

  2020年左右,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变革加速。在节能减排的迫切压力下,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陆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推广力度。

  看准全球汽车工业百年变革机遇,比亚迪不仅为前人不敢为,更敢为自己未曾为,在2022年4月率先停产燃油车,彻底转型,成为全球第一家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的车企。

  直面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比亚迪坚持新能源的路线不动摇,坚持技术创新的理念不动摇。这样“敢”的底气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工程师文化。

  王传福说,“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即便我们所有财产,包括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11万名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元,过去有13年的研发投入都高出其净利润。

  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天神之眼、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易三方、璇玑架构等颠覆性技术构建起比亚迪强大的技术“护城河”。

  这背后,是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

  2020年其推出的刀片电池,背后是坚持了18年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2021年其推出的DM-i超级混动,背后是坚持了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2021年推出的e平台 3.0,背后是坚持了11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2023年推出的易四方,实现了比亚迪19年前的四电机创想。

  可以说,技术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厚积薄发,才让比亚迪迎来了市场的拐点,迈向技术和产品双向爆发的新时代。

  2019年至2023年,比亚迪销量从45万辆增至302万辆,并在去年首次跻身全球畅销汽车品牌榜前十,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年以来,首个入围前十的中国汽车品牌。

  市场的认可是对先行者最好的称赞,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最好证明。

  从首辆新能源汽车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用了整整15年;而从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15个月,再次刷新了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国加速度”,也再次验证了比亚迪坚持新能源路线、坚持技术创新的正确性。

  企业担当,设立30亿元教育慈善基金

  成立30年来,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比亚迪始终怀揣产业报国情怀。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所做的事业已不再是基础的企业积累和规模扩大,而是出于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企业责任,希望用极致的技术、产品和体验,持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30周年发布会上,比亚迪分别拿出60台和30台的新车使用权感谢用户和员工。

  同时,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聚焦教育慈善,在全国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向全国中职以上的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捐赠新能源解剖车作为科普展具,激发学生们对汽车技术和工业智造的兴趣,助力培养更多卓越的工程师。

  比亚迪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企业供图

  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还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

  30年前,比亚迪带着梦想开始创业,经历了突破与转型,创新与成长,领先到领跑,从一家电池制造商蜕变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站在达成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新起点上,比亚迪以“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的初心继续践行“先行者承诺”,助力“汽车强国梦”。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3
原标题:逐梦30年,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4-11-19 17:47:02 来自 四川
王子新材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4-11-19 16:24:30 来自 云南
白日做梦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4-11-19 16:03:32 来自 江西
梦该醒一醒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