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9日讯(记者马常艳)18日发布的“中关村指数2024”显示,2023年中关村综合指数329.4,较上年提升19.9个点。中关村示范区强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体呈现增势平稳、创新提级、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发展特征。
中关村指数由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编制,已连续13年向社会发布。中关村指数指标体系由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双创生态、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构成。
五个一级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478.0,较上年提升72.2个点,增长最快;产业发展指数262.8,较上年提升17.2个点,回升向好;双创生态指数477.9,较上年提升12.2个点,平稳增长;开放协同指数303.4,宜居宜业指数124.6,与上年基本持平。
中关村示范区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由高成长初创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上市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构成的科技型企业矩阵。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示范区独角兽企业92家,总估值4750亿美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潜在独角兽企业115家。
2023年中关村示范区新设科技型企业51497家,平均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41家,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新设企业数量实现30%左右的快速增长。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表示,中关村在“十五五”要做好谋篇布局,瞄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总目标,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着力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着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