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 区域经济学研究迎来新使命
2024年11月18日 02:09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专家把脉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

  11月15日,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联合学校相关部门举办“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邀请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的城市与区域学科发展展开讨论,旨在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与区域科学知识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南开大学刘秉镰:

  数字化智能化

  将赋能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

  ◎记者谭镕

  11月15日,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刘秉镰在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主办的“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将赋能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此外,数字经济引发的区域创新、空间形态和知识溢出的变化也已经被广泛认同。

  刘秉镰说,要从国家重大需求来看学科发展,把创新理论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伴随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也需转换发展动能,培育和发展以技术进步创新、管理效率提升、体制机制变革为核心内容的新质生产力。

  “智能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空间关系的重构、传统产业的升级、产业链与创业链的融合等方面。”刘秉镰说,数智时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应重点关注区域创新理论中的技术进步与企业理论变化、创新要素的重构与空间布局,以及数字经济引发的区域创新空间形态和知识溢出变化。

  刘秉镰表示,部分变化在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愈发重要,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创新能力从专利数量向创新质量转化,创新质量由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性创新,创新链接形态从实体转向虚体,创新路径从线性创新转向网络创新。

  “同时,在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研究目标也逐渐从知识吸收应用转向知识创造,研究要求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融合交叉,政策供给从制度环境转化为创新生态培育,技术手段从简单的数字分析转向精细化和新范式。”刘秉镰说。

  南京大学刘志彪:

  数智时代

  区域发展需要新的政策工具

  ◎记者邓贞

  11月15日,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智能化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要素、资源流动与配置、生产方式、组织分工方式、劳动力市场和区域发展模式等,这将促使区域经济学理论发生革新。

  刘志彪表示,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正在取代传统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主导地位。数据的流动性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区域经济学需要适应并量化数据作为一种新生产要素的流动及其经济效应。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与分工的边界将被重新定义,智能化机器的劳动能力将超越人类,劳动过程可以被无限分割,也可以全球即时协调,理论上不存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呈指数化增长的上限问题,这对区域经济学的分工方式与分工理论产生巨大挑战。

  刘志彪还提到,空间结构与企业集聚模式将经历二元化重塑。智能化技术提升了生产系统中虚拟协作和远程工作的能力,一些企业、产业不再需要聚集在传统经济中心地区,而可以分散到更低成本的地区运作,这冲击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中生产力布局的“中心—外围”模型。

  在谈到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与再分配时,刘志彪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议题。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将取代传统低技能岗位,高科技聚集区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形成区域性的人才流动不平衡,区域经济学需重新探讨劳动力再分配的模式。

  刘志彪表示,智慧城市和智能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AI在智慧城市和智能基础设施的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在区域间的竞争,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可以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实现这些目标,而欠发达地区可能难以跟上这种转型速度。他表示,区域发展需要新的政策工具。

  浙江大学赵志荣: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谭镕

  11月15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需要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推动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在城市与区域尺度上的研究。“当前中国正面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机遇,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赵志荣说。

  赵志荣表示,优化资源配置和政府间协调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至关重要,需对应用于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资金使用进行结构性分析。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必须深入了解资金的来源、去向、管理以及效能。

  “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地方预算研究,在重要公共管理议题方面的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合作治理研究也是当前热点。横向、纵向、跨界、多元合作等都是合作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赵志荣表示,绿色与可持续投资是未来研究的核心方向,呼吁学界加强对绿色投资模式的探索,以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赵志荣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发展的深入,城市与区域科学在国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推动城市和区域研究的关键动力。城市和区域学科的发展需要经济学、地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这些学科拥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能够为城市和区域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济大学彭震伟:

  上海应大力构建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综合体

  ◎记者邓贞

  11月15日,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震伟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产业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城市和区域不再孤立发展,而是通过创新网络和合作平台与其他城市和区域互联互通,共享技术、资金、知识等资源。

  “与传统时代相比,数智时代的核心发展要素将转向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服务,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彭震伟表示,区域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资源禀赋、交通网络、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等物理性要素,转向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信息流动性、人才吸引力等软实力上。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城市与区域规划将在规划维度、规划逻辑和规划技术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在数智时代,上海未来将如何发展?彭震伟认为:一是未来上海要突出作为国内资本服务核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在准确把握上海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动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既要强化上海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也要兼顾上海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服务水平提升和服务重心转移。二是要进一步谋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和国家资本市场中的协同关系,明确其功能差异和细化具体的服务职能,强调上海自身更具优势的开放市场属性,提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和专业化协同目标。三是上海需大力培育法律、会计、咨询和广告行业,构建具有高服务水平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综合体。

  北京大学李国平: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是未来主要趋势

  ◎记者毛佳慧

  11月15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国平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何谓“区域协调发展”?李国平解释道,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涉及制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个维度,虽然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尚无统一的研究标准,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因地制宜的分类施策成为可能。

  “在此过程中,综合性思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结合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融合。”李国平说,总体来讲,战略性、综合性、政策性、科学性都是需要引起进一步重视的。

  具体来看,“在空间尺度上要面向未来。”李国平表示,关于面向未来的城市和区域研究,相关理论创新仍需探索,还应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炼成系统化的知识。例如,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基于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协调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等。

  在实践层面,李国平认为,需要关注全国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不同板块间的联系及其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城市群、都市圈之间的联系,以及城乡尺度上的统筹发展等。

  此外,李国平表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需构建独特的理论框架:一是在制度层面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在空间关系上要寻求兼顾效率和公平;三是在动力上要强调从禀赋驱动到集聚驱动再到创新驱动,在机制上要通过市场化、全球化、地方化和一体化来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李国平正在参与编纂一本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教材,拟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张可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赋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新使命

  ◎记者邓贞

  1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张可云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就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的新使命和新框架提出了深刻见解。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张可云认为,这一变局包含三重含义:世界格局的变化、新的科技革命,以及世界治理体系的变革。

  张可云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赋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的新使命,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律,需要重视外部因素对城市与区域本身的影响以及对区域格局的影响;二是研究中国特定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三是研究中国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并分层次讨论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定位;四是研究新质生产力与重大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整合不同类型城市与区域的资源,应对新一轮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中国在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五是研究城市与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总结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得失,同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研究如何完善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提升城市与区域的治理能力。

  张可云认为,这些使命要求城市与区域学科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区格”这一新概念。区格理论借鉴了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他主张研究城市和区域问题时应该兼容并包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提出了“三对照,三并存”的研究逻辑。

  清华大学朱旭峰: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

  学科建设迎来范式转型

  ◎记者毛佳慧

  11月1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在“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暨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迎来范式转型。

  朱旭峰表示,数字技术给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三方面带来影响和挑战。

  具体来看,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才培养在技能要求、工作方式、教育方式上的转变。与此同时,对于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亦不断提高。现如今面临着跨学科师资不足、线上教学质量不确定、数字伦理教育缺乏等诸多挑战。

  学术研究方面,数字技术催生了新的研究对象和主题,要求研究人员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能力,为传统学科研究赋能。

  智库建设方面,数字技术在数据驱动、舆情监测、实时反馈和知识管理等方面为智库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朱旭峰指出,跨学科合作融合、数据管理和安全性等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数字技术发展要求学科建设引入新思想、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有望实现对西方国家的弯道超车。”朱旭峰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数智时代 区域经济学研究迎来新使命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