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
一直以来,传统电池的局限性——身高体重、续航能力差、有爆炸隐患以及性能老化快等,困扰着相关的应用场景,市场也期待着能有更高效更安全的产品出现。随着近几年技术不断进步,高能高安全的固态电池横空出世,成为未来市场上的最优选之一。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包括新能源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有受访对象甚至将固态电池称为“划时代的技术”。
如今,宁德时代、华为、丰田、日产、三星SDI等多家巨头正全力研发全固态电池,众多中小初创企业也带着新技术入场,不少创投机构还也在孵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个万亿赛道中,谁的技术实力够硬,谁就能抢占先机,最先实现商业落地,在B端到C端的品牌大战中脱颖而出。
业内普遍认为,对于固态电池企业而言,需要攻坚克难的地方还有不少。除了需要提高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还要考虑技术路线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商业化,最终获得用户认可。同时,也需要提高量产稳定性和良品率,在未来商业化落地后,降低成本也是固态电池产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未来很难,却也很美好。欣界能源董事长陈霖提到的一个观点,令记者印象深刻。他说,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公司进入的是小而美的市场,二是商业化过程中找到即将爆发的市场,固态电池领域就具备这两种模式可选。
记者在一家固态电池企业新品发布会上看到,创业人、投资人、无人机客户和电池供应链企业的代表都坐到了一起。创业人从技术角度介绍固态电池产品的硬实力,投资人阐述为何要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中落下布局,无人机客户解释为何选择固态电池作为最优替代方案,供应链企业则讲述如何保证产品原料和配件的供应。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畅谈了固态电池的前景,对未来寄予了无限的厚望。
以上场景,就是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一个真实动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无论是国内车企、电池厂商,创投机构,还是公、私募基金,大家都不想错过市场上最佳投资机会,都想在固态电池的盛宴上分得一杯羹。
当然,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仍任重道远,有较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固态电池技术真正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至少是5年后的事情。2030年左右,全固态技术才会走向成熟,带来成本下降,届时全固态电池将向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等常规应用领域推广。
毋庸置疑,伴随着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风口渐起,二级市场的概念股炒作将热度不减。资金都在等待这一革命性技术带来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对于投资人、企业家和消费者来说,这也是新时代赋予的机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