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安宁疗护的参与者。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宁晓红近日公开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安宁疗护床位平均每17天就换一位病人。“听起来是悲伤的,但我们要做的是缓和医疗与原发病治疗并行,不是让患者等死、绝望,而是让逝者善终、亲人善别、生者善生。”
安宁疗护,也被称为临终关怀。有关资料显示,自2022年起,北京市连续三年将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同时,北京市通过发布《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将居家安宁疗护写入医疗上门服务清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安宁疗护床位将增至1800张
11月12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并印发了《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该文件指出,安宁疗护的定价涵盖患者病情评估、诊查、分级护理、各类评估工具使用、心理及精神疏导、情绪安抚、沟通陪伴、临终关怀、个性化支持等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基本物质资源消耗。
此外,上述文件还对安宁疗护进行了定义,即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诊查、护理、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近日,由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求是论坛”召开。
在该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一位43岁从事金融行业的女士在入住安宁医院后,提出人生最后的愿望是给自己办一场音乐会。她说:“我紧巴了一辈子,现在没有几天可活了,我特别想给自己办一场轻松的音乐会,我想放松一下。”
于是,清华长庚医院为她筹办了一场音乐会。北京卫健委人士表示,在得知消息后,“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向她表达我的敬意,因为她用全身心在支持我们安宁疗护中心的工作,办完这场音乐会后的第9天,她就离开了人世”。
北京市卫健委制作了相关记录短片。在短片中,北京市卫健委提到,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安宁疗护医院的床位平均每17天换一位病人。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安宁疗护需求的增加,北京市卫健委鼓励有条件的机构进行转型,对医疗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北京市卫健委表示:“明年,北京市计划将安宁疗护床位增至1800张。”
北京市卫健委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北京地区将再转型8家安宁疗护中心,届时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将超过100家,安宁疗护床位将超过1500张。这些转型为安宁疗护中心的医疗机构大部分是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市目前正在建设面向全市人群提供公平可及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在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方面,北京市坚持统筹推进,强调高位推进、部门协同、突出重点三项原则;关口前移,开展老年人失能预防、痴呆预防筛查等行动,减少疾病发生、延缓病情进展;通过推进老年护理中心等机构建设,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满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通过全面推进全市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等举措破解就医难题,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体验。
在第六届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求是论坛”上,北京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王小娥表示,在加强老年健康服务的工作思路方面,北京市卫健委坚持将推进健康老龄化作为最积极主动、最经济有效、最可持续、最符合国情和市情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为全市人群提供公平可及、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方便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并加强老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到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政策机制,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作出部署,为做好新时期老龄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