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英国大选中,工党大获全胜,斯塔默成为14年来首位工党首相。随后,中英两国展开各层级接触交往,中英关系出现回暖迹象。
在当前的中英关系下,许多英国企业表示,对中国市场保持信心,愿积极推动创新与合作,挖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机遇。
从制造业到教育服务,英国企业通过调整战略、深化本土化布局,展示了中英经贸合作的韧性和潜力。
中国市场引领潮流
经贸关系是双边外交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英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此前,中英关系经历数年紧张。直到今年,工党睽违十多年重返唐宁街,让外界对两国关系的走向产生新的讨论,这其中,更多是乐见其稳定而互惠的走向。
“尽管英中两国最近都面临一些经济挑战,但英中贸易一直保持弹性。工党上台后,政府间接触和对话的改善增强了贸易关系。”英中贸易协会(CBBC)总裁白彼得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英中贸易协会是英国促进对华贸易和投资的国家级商业贸易网络,协会现有核心会员近400家,绝大部分是长期从事对华经贸合作的企业、银行和贸易公司。
今年,英中贸易协会成立70年。70年间,该协会曾多次组织有两国商贸部长参加的大型活动,并参与接待包括政府首脑在内的重要官员。
在白彼得的观察中,目前英国企业普遍对中国的长期经济潜力保持乐观。
“中国市场的规模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可扩展性。中国消费者热衷于尝试新产品,并且看重质量、创造力和传统,这些品质都是英国品牌的优势。此外,中国日益处于营销、零售和技术趋势的前沿。对于希望保持全球发展领先地位的英国公司而言,中国市场这一引领潮流的角色是其重视的关键所在。”白彼得表示。
汽车催化剂生产商庄信万丰在中国扎根已久,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苏礼鋆(Mark Su)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中国的经济和市场前景依然充满希望,中国经济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拥有强大的基本面支撑其长期增长。
苏礼鋆所言非虚。在他看来,从公司所在行业来说,看好中国前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战略承诺。这一举措与庄信万丰的愿景密切契合,即推动向净零排放的转型。随着中国优先发展这些领域,庄信万丰也在多个行业中看到了巨大的合作机会。
“中国的教育市场正持续发展,尤其是通过整合新数字工具和个性化学习,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体验带来了更多机会。”必益教育集团创始人、主席William Vanbergen认为,展望未来,中国市场将保持强劲,这得益于中国在适应、创新和优先发展高增长领域(如教育)方面的卓越能力。
“我们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在教育领域强调整合创新与国际合作。中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越来越重视小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增长,以缩小领先城市和发展中城市之间的差距。我们乐见中国不发达省份和地区对更高教育质量的需求。最近,一些地方政府对我们表示了合作意向。”William Vanbergen表示,近年来更明确的政府指导,也为公司运营带来了确定性。
期待更多“强信心”政策
为了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市场开放度,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投资机遇,同时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仍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并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参与政府采购等方面提供公平机会。
这些举措,让包括庄信万丰、必益教育在内的英国企业表示赞赏。但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不可回避。
白彼得认为,在中国经营的英国公司面临着多项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国内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英国公司在华的主要行业包括专业服务、金融、汽车、食品和饮料、零售、时尚和奢侈品。在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需求疲软正在影响销售,尤其是对通常占据溢价和更高价位的英国产品造成影响。
此外,英国公司还需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法规,更好地管理合规成本、引导市场准入以及确保国际认证的认可。
不过,中国仍是英国企业持续青睐的投资之地。
“许多知名的英国公司正在加倍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与当地企业合作,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白彼得称。
庄信万丰中国计划在未来扩大投资规模,按照公司五年战略,重点放在可持续增长、创新和合作上。
苏礼鋆期待,中国政府能够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以振兴市场并增强外企信心,包括继续提供财务激励措施,以吸引和留住外资;积极鼓励外企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的采用,以提升中国整体技术水平;支持展示卓越运营的公司,营造奖励质量和效率的竞争环境;针对税收贡献、本地就业、社会责任的激励政策,支持当地社区,促进可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与英国公司增强合作,鼓励英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拓展全球市场,实现共同增长。
William Vanbergen期待,未来出现更多简化外资教育提供商流程的政策,以及更清晰的合规要求。“跨文化学习的投入对于培养全球视野的下一代领导者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能够继续鼓励中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我们希望在如何将外资合资项目更好地融入政府政策项目方面得到指导,以便深化本地合作并取得更有意义的成果”。
未来可期。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布局兼具深度和广度,英国有很多全球很知名的品牌在中国立足,涵盖从金融到制药等多种行业。未来,两国在加快全球绿色转型、发展全球健康、安全使用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更大合作空间,特别在金融服务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