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看湾区丨专访毕马威李嘉林: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广东外资“引力”,外企自身也要深化创新转型
2024年11月13日 13: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日,中国贸促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根据对400多家外资企业的调研结果,《报告》提出,前三季度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满意”及以上,近五成外企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

  从宏观趋势上看,吸引外资进入不易。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观察》,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估计为1.37万亿美元,较2022年略有增长。但是,排除卢森堡、荷兰等跨国企业投资“中转站”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较去年实际下降18%。

  在投资更为谨慎保守的背景下,区域想要吸引外商投资更难了。近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刚刚落幕,以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的成果收官。作为广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招商大会面向全球展示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引力所在。

  “揽金”不易,广东各地使出百般招数。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李嘉林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毕马威担任广东省内多个城市与地区的招商顾问,协助当地招商引资工作。在他看来,随着大湾区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内地九市与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的深度互动,不论是金融便利性、交通网络还是人才支撑,这个地区都构成了对境外资本的强大吸引力。

  “毕马威自身在广东也做了很多投资,包括设立全国级科研中心,这正是基于对当地科技转型与创新动能潜力的看好。我们看到这里的蓬勃生机与企业创新实力,我们会加大科技投入,去服务好外资企业客户在科技转型方方面面的需求。”近日,李嘉林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以下是专访全文。

  长线看好大湾区

  南方财经: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经济增速放缓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复杂外部环境,中国的外经贸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一形势下,广东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何在?

  李嘉林:我认为广东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优越的营商环境。从政策层面来看,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广东建立了珠三角城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营商环境机制,大部分城市持续迭代推出“升级版”的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目前广东已经连续4年荣获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对于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稳定企业发展预期非常有帮助。

  二是完备的产业体系。广东是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具备完整和规模化的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外资企业能够依托广东的产业链及创新研发链辐射华南乃至全球市场。

  三是具备衔接港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发展平台。广东在跨境通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执业、便利生活等方面都提出很多举措。与此同时,依托前海、横琴、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以及其他特色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大湾区各城市的优势和特点,这些都是给到外资企业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了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落户广东,广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情意,吸引了全球高端人才云集于此,为专业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南方财经:广东今年以来各地市举办招商活动超2400场,如何客观评价这些招商推介会议的成效?

  李嘉林:广东今年以来各地市举办的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关注和投资,其中一个显著的亮点是签约项目数量多,这些项目的落地为广东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投资领域广泛。这些招商活动不仅涉及传统制造业,还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这类企业的入驻不仅提升了广东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还促进了当地产业链的完善,推动广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近年来大湾区的硬件设施联通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开通加强了区域联通性,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制造业企业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企业得益于硬联通的提升,他们更高效地调配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交付速度。物流、交通运输业也是获益的行业,这些企业在大湾区内的配送网络得到了显著优化。另外就是旅游业,随着大湾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交通网络的完善,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软环境联通建设方面,大湾区内部城市之间在规则与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对接,如在金融领域,推出了“前海金融30条”,加速了粤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人才交流方面,粤港澳三地在会计和法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职业资格的互认。金融业、建筑工程业、医疗与健康、法律与咨询行业等都是专业资格互认的直接受益者。

  南方财经:在你看来,目前外资企业投资大湾区,在哪些领域增长潜力更大?

  李嘉林:外资企业确实有很多优势和机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由于全球布局是外资企业的特色和机遇,帮助国内企业出海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巨大的机遇。

  外资企业还拥有很多优秀的品牌和产品,这些企业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科技含量很高。如果将这些领先的科技和品牌优势引入国内,也是一个具有潜力的领域。

  另外,在科技转型方面,国际企业也有很多科技创新举措。我们可以将全球领先的科技力量引进国内,融合这些科技力量,使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全球一流。

  无论是在科技转型还是企业出海方面,我们都看到有很大的需求。因此,毕马威也加派了一些同事去服务相关企业。而在人才方面,我们与香港、澳门的同事,粤港澳三地组成一个团队,共同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企业的不同需求。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南方财经:毕马威驻扎华南已久,从提出“五外联动”到今年屡推激励措施吸引外资进入,如广州“招商引资20条”等,你观察到近年来广东的“引进来”趋势是怎么样的?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李嘉林:毕马威担任广东省内多个城市与地区的招商顾问,协助当地招商引资工作。据我们观察,近年来,广东的“引进来”趋势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注重引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别是与本地产业链相契合的项目。

  广东的外资企业分布广泛,其中制造业是外资进入最为集中的领域,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广东高技术制造产业实际吸引外资大幅增长。随着广东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外资进入的重要领域,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毕马威也将发挥专业所长,为引进企业顺利落户并提升可持续发展、运营和盈利的能力,同时在招商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我们协助地方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寻求创新招商策略,突破传统的招商模式,为推动广东省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不过,尽管广东在优化外资发展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问题和挑战仍存。比如随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外资需要和本地优势产业以及特色的应用场景更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广东将能够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此前,毕马威中国发布中国企业出海报告,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支持下的企业出海发展状况,目前大湾区企业的出海特征是怎么样的?目前大湾区乃至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什么问题?

  李嘉林:从前,大湾区“发家”依靠“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纺织服装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是传统出口的“老三样”,但近年的转型则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2023年大湾区在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

  2019年以后,广东省是全国最大的对外投资区域,“广东总部+海外制造基地”成为主流,出海效果显著。汽车、家电、电子设备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出海主力。此外,大湾区企业前一轮主要面向发达经济体,但本轮出海则向新兴市场转移并呈多元化发展阶段,出海目的地选择也更加多元化,拉美、东南亚仍是重要选择,同时中亚、非洲、中东等地吸引力上升。以投资方式来看,绿地投资比例要明显高于海外并购,出海也由过去单纯的产能出海向“产能+产业链”出海模式转变,技术出海在服务业中尤为显著。

  香港作为本轮企业出海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重要的对外投资的中转站,作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核心枢纽,香港能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包括信用保险、跨境结算、跨境资金管理、跨境融资,这是大湾区企业出海的一大优势。但整体而言,中国企业在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很多,国际监管趋势也对于中国企业出海有一定限制。

  我们认为,企业出海目的地跟出海战略是核心关键,在出海规划阶段,要做好海外市场宏观环境、贸易政策、目标市场竞争成熟度等分析,自上而下做好顶层设计跟清晰的路径规划,成熟市场可能面对贸易与关税壁垒、ESG等挑战,新兴市场则需要面对政治经济不稳定、基础设施不足,甚至汇率风险等。 在考虑出海战略的时候要充分评估自身的业务模式特点、资源、能力,结合目标投资国当地的法令法规与市场环境做好深入且多维度的调研,才能提高出海成功的概率。

  南方财经:你认为外企在大湾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李嘉林:外企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少。首先,全球经济环境和政治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美国选举的最新动态,这些都会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政治和贸易关系。

  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同时,国内营商环境竞争激烈,而中国本土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我在2024广东外资企业百强榜单发布会上简单提到,国内企业无论在服务还是产品上,都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外资企业要想在这里保持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传统的品牌、服务、产品。因为国内企业的产品服务已经领先全国,如果外企还停留在过去的步伐,就很难形成竞争优势了。

  另外,我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还提到了科技转型。许多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在科技转型方面非常领先,可以说是全球领先。外资企业在这里也需要在科技转型上做出更多努力。

  南方财经:随着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速,你期待有哪些进一步的措施能够助力外资企业的发展?

  李嘉林:其实大湾区之前就有很多促进互联互通的举措,包括交通“硬联通”和金融“软联通”方面的互联互通,成效已经显现。比如交通的便利,让各行各业都有所收获,人才流动也更加频繁。现在很多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已经可以很方便地在不同城市上班工作和旅游。无论是交通,还是刚才提到的金融政策,以及即将出台的政策,都会助力企业的发展。不过,政策出台可能只是第一步和第二步,怎么样进一步深化这些政策,也是推动大湾区进一步互联互通的重要考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外企看湾区丨专访毕马威李嘉林: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广东外资“引力”,外企自身也要深化创新转型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