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持续引导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近日,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以下统称《指南》),引导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EGS报告披露质量。
事实上,持续提升EGS报告披露质量仅是沪市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的实践之一,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多家沪市上市公司在积极践行“双碳”目标上动真格、练内功,以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节能降碳减排技术创新为抓手,不断传递出公司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和长期价值。
沪市公司高质量践行ESG
在积极探索ESG实践的道路上,已有许多沪市公司有所建树,ESG报告的可靠性和评级不断提高。
从国际关注度较高的MSCI ESG评级情况来看,纳入MSCI评级的沪市公司数量逐步增加,从2022年初的244家增长至2023年末的407家。同时,连续两年纳入MSCI评级的241家沪市公司中,69家公司评级等级提升,A等级以上公司数量由15家增长至38家。
具体来看,南钢股份高度重视ESG信息披露工作,通过完善ESG披露框架,更规范、更全面地展示公司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履责成效。公司2008年首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书》。2017年起在定期报告中详细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数据,2019年起从ESG的理念角度,按照证监会、交易所的要求和GRI标准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公司ESG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标普全球、富时罗素、路孚特ESG评级继续保持钢铁行业前列;Wind给予公司ESG评级“AA”级;中国国新给予公司ESG“A”级,位于钢铁行业领先水平。
再比如,洛阳钼业MSCI ESG绩效也一直在稳步提升,2021年首次从BBB级上升至A级,2023年又跃升至AA级,步入行业“领导者”序列。今年6月份,公司旗下TFM铜钴矿又获得了全球铜行业广受认可的ESG标准The Copper Mark铜标志认证,成为非洲首个获得铜标志认证的矿山,也是全球首个获得该标志的中资运营矿山。根据摩根士丹利ESG评级于2024年7月份发布的报告,继2023年之后,洛阳钼业最新的ESG绩效继续保持AA评级,位于全球有色金属行业MSCI评级前19%。
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此外,在实现ESG的具体举措方面,沪市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通过业务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向绿色化转型、延伸等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和ESG相关报告,2023年度共有1896家公司建立了环境保护相关机制,占比达到83.45%,环保投入金额达2888.59亿元。811家公司在年报或者ESG相关报告中披露了碳排放总量,1598家公司披露了碳减排措施和成效,并有超过400家公司聘请了外部机构进行碳排放核算。
例如,华友钴业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并取得4家工厂“零碳”认证,持续探索电池产业链绿色技术,全面提升园区零碳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制造,打造闭环回收体系以推动行业低碳转型发展。
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中国船舶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实施绿色化制造。据公司总经理施卫东介绍,公司2022年累计节能减排投入为1.67亿元,同比上升0.2亿元;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7.34吨,同比减少了38.3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82吨,同比减少了8.31吨。
“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中国化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煤化工领域国家队,中国化学以“低碳化”为指引,坚决落实“双碳”目标。据了解,聚焦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链,公司自主研发的冷氢化法多晶硅技术,使多晶硅能耗降低了90%,生产成本降低了95%,助力我国成为光伏产业强国和出口大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