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联动壮大电子行业
2024年11月12日 05:58
来源: 经济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半导体电子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等电子行业半年度业绩提升明显。上半年,深市245家电子行业公司合计实现收入8573.33亿元,同比增长13.51%;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94%。数据显示,电子行业正在企稳向好,有望迎来新一波上行周期。

  电子行业是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我国高度重视电子行业发展,近年来制定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对行业发展给予有力支持。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电子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5.0%,位居全行业第一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0%,位居全行业第三位,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未来一段时间,电子行业有望走出持续向好行情,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逐步成熟并广泛应用,正在催生电子行业新的增长点。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显示,全球2024年第二季度芯片销售额同比增长27%,预计第三季度将同比增长29%。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推动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带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

  从政策层面看,未来还有两大因素推动电子行业持续回升。一是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全产业链需求更快提升。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大规模、全范围以旧换新,将为电子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创造庞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扩大电子行业发展空间。半导体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等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补链强链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这意味着国产替代将由点到面、由易到难、持续推进。行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寻求技术突破,扩充产品品类,我国电子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竞争仍然激烈,个别国家“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动作不断,我国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增加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从行业自身情况看,高端人才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发展不平衡、产品同质化明显且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仍然较突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电子行业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应通过精准、协同施策,强化供需联动,突出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人才、技术、产品等痛点堵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人才端供需联动。完善激励政策设计,支持企业扩大校企联合培养、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的规模,发挥市场需求对人才培育的引领作用。推进区域间、地区间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畅通不同环节、不同主体之间的人才共建共用共享,扩大创新人才可用规模。同时还需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企业、行业协会、专业中介机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高等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培养机制,不断优化人才供给。

  强化技术端供需联动。持续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指南设计、项目招标、成果评价等科技创新全过程,从源头上提升科技成果质量。进一步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打造以经营主体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实现以需求为引领的创新创业。着眼全产业链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引导龙头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强化产品端供需联动。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供需动态互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需求反馈和规模效应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进政府数字开放共享,加快促进政府、社会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数字技术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强化其对电子行业各环节的需求拉动。还要加快推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扩大内需的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供需联动壮大电子行业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