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产业方兴未艾 A股公司争相涉足
2024年11月09日 06:50
作者: 康曦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大模型产业方兴未艾 A股公司争相涉足】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日天融信自主研发的天问大模型成功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信部披露,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日天融信自主研发的天问大模型成功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信部披露,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应用提速、政府支持力度提升,我国大模型产业发展将迈入快车道。从技术方向来看,AI(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朝着多模态、专业化、通用化以及大小模型协同的方向发展。

  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大模型深度嵌入千行百业作出了指引。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技术成果,正在重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

  过去一年,我国大模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量高质量大模型百花齐放。工信部披露,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

  为了推动AI大模型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脑、群体智脑、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5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要加快推进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准研制等。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模型产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0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大模型产业规模将达216亿元。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华信研究院副院长熊伟表示,全球AI大模型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科技巨头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创新型中小企业也在积极投入AI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这些企业通常具有独特的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能够在特定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这些中小企业有望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从技术路径来看,熊伟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朝着多模态、专业化、通用化以及大小模型协同的方向发展。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处理多种模态的数据,实现更加复杂的智能任务;专业化大模型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通用化大模型旨在实现跨领域的智能应用;而大小模型协同是未来AI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各地争相加大投入

  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成为了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地都在抢抓战略机遇,全面拥抱大模型,竞相进行产业布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发展区,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其中,北京在全国优势突出。

  今年7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的《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成都正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先导区,推动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田沃土。

  10月19日,在成都举办的百模论剑·首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启动大会上,成都市经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增速超30%。

  成都以应用思维加强算法迭代,推动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聚焦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爆款大模型产品。累计培育大模型开发应用企业超过30家,开发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模型40余个,覆盖了工业监测、数字文创、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其中,7个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或登记。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明确,重点支持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化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自动驾驶、机器人、数字政府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推动大模型及相关领域发展,进一步做强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更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资源投入力度。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大模型行业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面对这一蓝海市场,A股公司纷纷加大投入,争相涌入大模型行业。

  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讯飞星火”正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加速应用落地,携手多个领域龙头企业打造大模型应用标杆。科大讯飞三季报显示,据相关统计,1-9月,科大讯飞的大模型相关项目的中标数量和金额在行业里都处于领先位置。

  芒果超媒自研的“芒果”大模型在剧本生产、高清制播、后期制作等业务场景中落地60余项应用。“芒果”大模型还将在视频生成方向进行突破,并尽快应用于微短剧生产与C端内容互动产品。

  万兴科技非常重视大模型等AI技术的本土化内容生成能力,其推出的万兴“天幕”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许可,并已规模化商用。

  上海钢联自研了大宗商品行业的垂类大语言模型“钢联宗师”,并借助了“钢联宗师”的能力开发出了“小钢”数字智能助手的应用。

  平治信息全资子公司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联合研究多模态具身大模型应用,探索深度学习、机器人、视觉语言的大模型融合,用大模型赋能大模型开发者,共同开拓MaaS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抓住应用需求是大模型相关企业突围方向之一。大模型的通用智能必须细化到各个行业,给它“投喂”行业中的专业数据,通过训练形成场景化、定制化、个性化的专有模型,才能给各垂直领域带来人工智能革命。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大模型产业方兴未艾 A股公司争相涉足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