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从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三季报看,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发展总体平稳,资产、负债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边际改善,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但上市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仍然较大,应采取措施延缓息差下滑趋势,努力将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特别是降息应把握好时机、力度、节奏,在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中寻求更有效的平衡。
三季度上市银行业绩有所回暖,主要是“以量补价”的结果。今年以来,在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推动下,上市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公司类贷款快速增长,为利息收入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上市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负债成本得以持续下降。中国人民银行降低政策利率,两次实施降准,加强整治“手工补息”,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部分银行还主动把握债券市场交易机会,投资收益增长较快,对冲贷款利率下降对营收和利润增长的影响。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下降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与上半年相比,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的降幅分别缩小0.9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而归母净利润增速则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29家银行营收、30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但上市银行的业绩分化进一步加剧,如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86%,而郑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41%。
从信贷结构看,仍然存在“企业强,居民弱”现象。前三季度,在人民币贷款16.02万亿元的增量中,住户贷款仅增加1.94万亿元,占12.1%;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占84.0%。上市银行三季度报也显示,零售贷款增长相对较慢,增速远低于公司类贷款增速,部分银行零售贷款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等影响,居民工作和收入不稳定,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需求疲弱;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缓慢,且提前还款现象增多。而受信用卡新规等影响,以及部分银行加大主动风险管理,信用卡发卡量、消费交易额增速放缓。但前三季度,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同比增长15.20%、成都银行个人贷款同比增长11.47%。未来零售银行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长期前景看好,对此不必过于担忧。特别是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居民收入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将回归常态,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前三季度,多数上市银行净息差虽然继续下降但降幅收窄,少数银行净息差不降还升。从大型银行看,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3%、1.45%、1.41%、1.52%、1.89%、1.28%,同比分别下降24、17、23、23、16、2个基点。其中,交通银行净息差已经低于1.30%。从股份制银行看,多数银行净息差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安银行同比下降54个基点。但部分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下降幅度收窄,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三季度末净息差分别较二季度末回升2个基点,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净息差降幅明显收窄。从城商行和农商行看,除少数银行外,净息差普遍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相较二季度环比有所缩小。
未来道阻且长。随着今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三次下降以及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叠加债券市场调整、投资收益下滑,上市银行盈利增长和息差收窄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虽然多数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小微企业、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潜在风险还将暴露,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有增无减。当然,目前多数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总体上稳中有升,风险抵补能力仍然较强。
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银行业净息差逐年下降,从2011年三季度末的2.77%降至2024年二季度末的1.54%,目前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净利息收入仍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主要收入,将银行净息差维持在合理水平,并不是为了保护银行业自身利益,而是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
一是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金融是国之重器,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银行将净息差维持在合理水平,保持合理的利润用于补充资本,将进一步增强发展稳健性,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二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加大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都需要以充足的资本和利润作为支撑。如果净息差过低,资本充足率下降,利润增速缓慢甚至负增长,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将难有保障。
三是有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小微企业、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处置不良资产需要银行消耗大量利润。如果净息差过低,相关风险得不到有效化解,将使相关风险淤积于金融体系。
此外,将净息差和净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还有助于上市银行加大分红力度,提高股东和投资者回报,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2023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在专栏《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指出: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同时强调: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的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应选择好适当的时机,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全面考虑对市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今年1年期LPR从3.45%降至3.10%,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从4.20%降至3.60%,下降60个基点,降幅均为历年最大。从2019年8月LPR形成机制改革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累计降幅分别达115个基点、125个基点。下一步LPR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有限,未来货币政策实施重点应转向提高有效性和精准性,如从过去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对消费的支持服务。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为经济恢复回升创造了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但货币政策的作用终究是“有效但有限”。盛松成、何雨霖研究发现,在经济上行期消费和投资往往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而在经济下行期,由于利率弹性较低,持续下调政策利率对消费储蓄和投融资规模的影响并不强。周琼也认为,大幅降低政策利率并非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之道,房地产、制造业问题不能简单通过降低利率解决。而且,贷款利率大幅降低,向债务人/借款人倾斜,债权人/存款人利益难以得到保护。
因此,无论是扩大有效需求还是防范化解风险,还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采取更多有效有力的措施,而不只是寄希望于货币信贷政策,更不宜简单采取降息这一手段。在9月24日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之后,下一步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应加快、加大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从根本上激发市场需求。
面对息差和利润下滑压力,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禀赋和优势,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的放矢做好“五篇大文章”,努力挖掘新的增长点,坚持“量价平衡”,加强精细化管理,稳定净利息收入;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提升核心存款吸收能力,通过产品、服务等综合经营提升客户忠诚度,持续降低负债成本。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度发展金融科技,增强服务能力,改善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除利息收入外,还应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例如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形成对营业收入的有效支撑,全力减轻净息差下滑压力,努力保持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下降。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