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全球、卖全球”,到“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再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博会年年举办、不断焕“新”,不变的是扩大开放的决心,与世界共享机遇的诚意。
现场“纳新速度”令人惊叹
进博会的“带货”能力有多强?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以来,各大展馆人气火爆、新品首发应接不暇。“中国速度”成为各参展企业常常提及的关键词。
在乐高展台,一座高度达4.75米、由超过30万颗乐高积木颗粒拼搭而成的大型主题装置成为进博观众争相拍照的打卡点。自首届进博会以来,乐高集团已累计首发24款新产品,其中17款来自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今年还发布了5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全新乐高®产品套装。
这只是首发首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亚瑟士加大首发力度,全新升级的回弹性跑鞋旗舰产品NOVABLAST 5全球首次亮相;同时,亚瑟士在中国首次推出了可回收的高性能跑鞋NIMBUS MIRAI。
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头部企业因美纳于开幕首日与进博局签订协议,成为首批签约第八届进博会的参展商。今年,因美纳携包括最新发布的MiSeq i100系列产品,全方位呈现低、中、高通量测序“旗舰款”阵容,并集中展示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组学人工智能技术产品——PrimateAI-3D。
除了新产品外,今年进博会还有不少首次参展的“新面孔”。
全球工业巨头台达集团联合旗下中达电通首次布展。记者在展台看到,今年台达通过“智慧物联节能永续价值共创”三大板块,分别呈现公司在智能制造、智能楼宇、AI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和与合作伙伴共融的发展成果。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能源转型、数字化、AI化等发展趋势,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及机会。”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总经理宫鸿华表示,感谢进博会给企业提供了国际技术与贸易交流的平台。
来自阿曼的全球综合物流提供商Asyad集团,也是今年进博“新生”。
“选择进博会作为展示平台,是因为中国在电商、快消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快速增长,与Asyad集团的专业优势高度契合。”Asyad集团业务发展物流总监Yazin Al Busaidi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舞台,也是与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的重要机会。阿曼作为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物流枢纽,通过此次参展更清晰地展示了其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桥梁作用。
“未来,Asyad集团将继续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战略定位,通过阿曼的物流枢纽地位,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支持。”Yazin Al Busaidi说。
行业“创新速度”不断提升
搭载进博会“快车”,更多“洋水果”“上新”进入超市,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果盘子”。
还记得去年的明星展品“厄瓜多尔麒麟果”吗?进博会“老朋友”佳农今年再度带来水果盛宴,全球首发两款新品——产自墨西哥科利马地区的有机香蕉和源自泰国金枕榴莲核心产区的佳农小金条冻榴莲。
世界级食品巨头通用磨坊此次将一款全新的腐乳馅水晶汤圆带上进博会,独树一帜的口味吸引大量参观者尝鲜。
“这是我们与中国老字号品牌合作开发的新品,取‘腐乳’谐音,名为‘水晶福禄汤圆’,蕴含着中国文化中的美好祝福。”通用磨坊国际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苏强说,近年来,通用磨坊在华推出新品的速度不断提升。今年,其旗下三大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均取得“可喜的进步”。
在其看来,进博会正是一个促进企业灵感迸发、推动“跨界共创”提速的舞台。
多家海外品牌的相关负责人直言,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市场,即使是其中的细分市场,也是值得多年深耕的庞大市场。
近两年,海外中小品牌掀起一股在中国“种草”的热潮。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的小红书,今年首次参与了商务部牵头的中国馆的展览。今年的展台主题是“扎根中国,种草未来”,由“走进小红书”“小红书的以人为本”“互动展示”三部分组成。
根据小红书发布的数据,“种草”已成为海外品牌连接中国市场的桥梁。同时,进博会的“小红书”元素也在增加,许多参展的消费品牌将小红书作为重要的传播平台,在展会现场设置互动环节。
开放“革新速度”步履不停
“中国市场是我们的核心市场,我们在中国区的业务布局已超过30个配送中心,将继续通过引进新品、优化供应链和深化品牌建设,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巩固市场地位,同时将充分利用进博会带来的市场机遇,坚定不移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展台现场,佳农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佳农将持续加强与全球核心水果资源的链接,以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战略核心,推动中国水果大市场成为全球共享的平台。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LVMH集团第五次赴约进博会,600平方米的展厅内齐聚了旗下14家品牌,包括BVLGARI宝格丽、CHAUMET尚美巴黎、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等。
宝格丽首席执行官让·克里斯托夫·巴宾(Jean-Christophe Babin)表示,中国将是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并将继续在中国市场开设门店,进一步投资。
连续七年打卡进博会的“全勤生”,松下带着新目标、新产品、新技术,聚焦新质生产力,让“新”风拂过“四叶草”。
开展次日,松下在新品发布平台举办了战略发布会,介绍了大力推进的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助力中国社会、中国消费者美好生活的相关战略成果,并宣布松下智感健康事业2025财年实现同期比382%的事业目标。
“松下在中国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致力于立足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贡献。”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说。
与进博会结缘的七年,也是赛诺菲的“进博宝宝”创新药迅速成长的七年。
今年进博会,赛诺菲肿瘤携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创新产品赛可益®(Isatuximab)亮相。赛可益®是全球首个获得FDA批准与标准治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VRd)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成年患者的CD38单抗,有望在一线关键治疗窗口为患者实现“长生存”希望。通过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该产品有望尽早惠及中国患者。
“我们看到,在中国有长期发展愿景的跨国企业越来越活跃,不断加大本土投资,这是一个好现象,所有人都在努力将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好。”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如是表示。
同样看好并坚定投资中国市场的还有葛兰素史克,其在今年进博会上全方位展示了感染性疾病、HIV、呼吸系统/免疫学和肿瘤学四大治疗领域的创新研发实力与合作成果。
“获益于进博溢出效应,GSK众多疫苗产品已加速在国内实现商业化落地。”葛兰素史克中国副总裁、疫苗业务负责人李卫东表示,未来,GSK将持续推进疫苗创新,助力疫苗处方创新模式的实施与落地。
进博会释放的“溢出效应”是跨国企业感受到的直接价值。今年,生物制药企业吉利德科学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生态圈,让创新药物不再遥不可及。
今年进博会上,吉利德首次在中国展出了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创新药物Seladelpar,该药物于2024年8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审批,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二线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自七年前开始在中国运营以来,吉利德持续推动全球创新疗法加速惠及国内患者,并将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作为在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我们很高兴能与更多伙伴携手,进一步拓展健康服务形式,为提升中国公众的健康积极贡献企业的力量”。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