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四家企业上会,IPO审核开始加速。从审核结果来看,上周4家企业全部过会,年内上会企业总数也达到49家,其中43家顺利过会,年内过会率上升至87.75%。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本周共有3家企业上会,其中已排队近一年半的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鸿万立”)将于11月8日上会,而随着上会日期的临近,泰鸿万立的问题也随之曝光。
业绩增长大幅放缓
业绩经历快速增长期后,成长性能否维持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泰鸿万立身上,业绩增长放缓的问题较为凸显。
从前后两次披露的申报稿以及上会稿来看,2020年至2023年,泰鸿万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10.11亿元、14.78亿元和15.44亿元,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67.66%、46.19%、4.47%;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0.83亿元、1.26亿元、1.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83%、51.81%、27.78%。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泰鸿万立的营业收入增速已下滑至2023年的4.47%,增长已接近停滞。净利润方面,虽然仍然有超过两成的增速,但较前几年也有明显的下降。相比过去,目前业内对泰鸿万立2024年的业绩更为关注。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泰鸿万立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023年全年的47%和40%,今年全年能否继续保持增长,还要看下半年业绩释放情况。
泰鸿万立表示,若未来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发行人不能与下游整车厂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新客户开拓不利,无法持续获得优质新车型项目并为之开发新产品,则发行人未来存在收入增速放缓或收入下降的风险。
过于依赖大客户也是泰鸿万立未来可能影响业绩的不确定因素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泰鸿万立对前五大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 97.01%、95.37%、94.36%、89.02%,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中,公司对吉利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35.91%、46.11%、38.71%、33.62%,对长城汽车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51.64%、35.48%、36.25%、30.18%。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重要客户因自身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减少或终止与公司的业务合作,将对泰鸿万立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募投项目备受关注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泰鸿万立的募投项目也受到业内质疑。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泰鸿万立拟募集资金11.5亿元,将用于4个募投项目,分别是:4.04亿元的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2.11亿元的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2.21亿元的浙江台州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和3.1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业内普遍诟病泰鸿万立通过募资大额补充流动资金。从募资金额来看,泰鸿万立此次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占到募集资金总额的27%,仅次于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司资金压力较大,截至今年上半年,短期债务已接近3.5亿元,但货币资金仅为1.68亿元,缺口较大。在此背景下,公司有意通过资本市场“圈钱”填补公司的资金缺口。
此外,泰鸿万立大幅扩产也备受关注。可以看到,公司产能利用率在2021年至2023年较为平稳,并未出现明显波动。但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下滑了近10个百分点,至83.21%,产能在上半年形成了一定的闲置。在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的前提下,公司仍将继续扩产,而新增产能是否能被市场很好地消化,市场人士认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泰鸿万立的募集资金项目也存在未能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泰鸿万立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用于扩建产能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由于项目投资金额较大,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建设和达产周期,如果在相关政策、宏观经济环境或市场竞争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未来公司的市场开拓不能满足产能扩张速度,或市场空间增长低于预期,公司将可能面临产能难以消化的风险。如果出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组织管理不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进展或市场拓展不理想等情况,则募集资金将难以给公司带来预期的效益。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