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今年年内,农商行共新发行了28只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新发行二永债规模总额已达473.5亿元,远高于去年全年农商行374.9亿元的二永债发行量。
截至今年10月31日,农商行的二永债存量规模为2344.35亿元,相较于去年末,已经增加了14%。整体来看,农商行二永债存量已连续六年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农商行的二永债净融资额均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值。
二永债票面利率整体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农商行新发行的二永债中,有4支二级资本债的票面利率较高,超过了4%,甚至突破了5%,如浙江常山农商行4月29日发行的1.5亿元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为4.78%,该行在去年9月26日发行过一笔票面利率为5.05%的二级资本债,两次发债的时间间隔仅为半年。同样高息发债的还有安徽肥西农商行等,该行在6月12日发行了一笔2亿规模的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5.05 %,为今年农商行新发二永债利率的最高值。
这也说明,部分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超过了实体企业的融资。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2024年,企业融资利率持续走低。《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不过,农商行二永债的高息现象在去年更为普遍,相较于以往,今年的二永债发行票面利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共有38只农商行发行的二永债,其中仅有3只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4%,贵州兴义农商行于去年6月27日发行的1亿规模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已达到6.5%。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农商行发行的28只二永债中,有6只票面利率高于今年二季度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3%)。去年全年农商行发行的38只二永债中,仅有两只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2023年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8%)。
二永债票面利率下行,或受到国内持续加大经济逆周期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加之市场对优质安全资产的旺盛需求等因素影响。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永债作为一种金融融资工具,其利率随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中枢而有所调整,目前中国整个金融利率都呈现下行趋势。一方面,实体经济上需求偏低,另一方面,近期货币政策推动金融市场利率下行以激发实体经济需求。在此背景下,二永债利率也跟随着整体下行而下行。
对于今年部分农商行仍然保持较高二永债利率的现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分析到:“主要是体现信用溢价,也就是说,部分农商行因为信用评级较低,需要高息发债来吸引投资者。”
治标与治本之争
二永债票面利率的下行,并不意味着会由此缓解农商行的资本补充压力。一方面是资本新规对农商行的资本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相较于国有大行,农商行则面临着更大的经营挑战。
2023年11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新版正式稿(下称资本新规),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广发证券对资本新规的相关研究,测算权重法下,新规中信用风险权重的变化,将让第二档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0.19pct,而第一档国有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1.06pct。
“监管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银行来说,要满足监管要求,不管成本高低,如果资本有缺口且要发展业务的话,就必须要补充资本,这不是(发二永债)划不划算的问题,而是个必选项”,曾刚对记者表示。
周茂华指出,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导致部分农商行内源性资本补充不足,而对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上升。
发行二永债作为一种外源性资本,能否从根源上解决农商的资本和经营压力?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峰指出,从资本内生角度,这确实是“治标不治本”,银行自身以及银行股债的投资者都希望能够通过资本内生来补充资本,但当前历经多轮降息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即便有存款利率下调缓冲,息差还是承受较大压力,另外财富管理市场短期也未呈现快速回暖的趋势,在减费让利的大背景下,中收压力也很大。
他继续表示,“银行营收、利润整体仍是承压的,只有市场很优质的银行可以单纯靠资本内生来实现补充资本,如果把资本内生理解为治本,那其他资本补充方式确实限于治标。”
治标与治本的争论之外,农商行二永债的大额发行规模,加之较高的票面利率,也给未来带来了潜在的偿还压力。据企业预警通测算,2025年,农商行二永债的偿还量为322.6亿元,2026年的偿还量将达到近六年来的峰值,为613.23亿元,2027年则需偿还515.12亿元。
“资本进来是有成本的,一方面要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得把资金用出去,尽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不过,现在资产端投放确实面临着收益压力,如果发行过多二级资本,超过了监管需求,将会面临着资金效率不高的问题”,曾刚表示。
增强造血能力才是治本之策
不过,曾刚还指出,目前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好的二永债发行时机,因为整体经营成本比以往要低。这个时候银行多发一些二永债,为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留出空间,实际上是好事情。不过考虑到长期资本债发行的安排问题,就和银行的发展策略有关。
戴志峰也认为,对于多数农商行而言,发行二永债的最大压力不在于偿还本金,而在于付息,尤其是在资产端(投资端)收益较低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农商行发行票面利率平均在2.7%左右,并未大幅偏离总体利率环境。因此总体来看,目前发行二永债对于农商行而言利大于弊,是一种合理的资本补充方式。
短期来看,农商行大规模发行二永债是合理且有效的资本补充方式,“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加快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提升风险与经营能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治本之策”,周茂华说到。
他进一步指出,农商行应能够有力促进当地实体经济活跃,有效满足当地多元信贷需求,树立品牌并增强客户黏性,让贷款创造存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资产端要投放,所以必须要补充资本。在业务端发展前景和收益不如预期的环境中,风险资产扩张可能就要放缓。资产扩张放缓,资本补充的需求压力也自然就会减少”,曾刚表示。
这也意味着农商行要在理念上,从原来的规模至上转向高质量至上,尽量维持收益风险和资本间的平衡。也就是说,银行应根据自身的资产投放能力,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资本管理理念,确定合理的发债规模,从而实现资本补充更加可持续化和集约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