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的带动下,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下称“深圳GDP”)同比增长5.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16万亿元,占深圳GDP比重接近45%;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60%。
目前,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8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创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二位。
种种数据体现了深圳的创新活力,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0月31日,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情况。
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目前,深圳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形成雁阵型企业梯队,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深圳强化上市公司、独角兽/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建设,推动中小企业不断地做强做大做优。”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介绍,今年,深圳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新增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望突破1000家,在全国排名第二。目前,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1.1万家、2.1万家和2.48万家。
肖祖平说,为破解企业“成长的烦恼”,深圳积极健全与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加快推动设立产业集群基金,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通过土地整备、工业上楼等多渠道拓展产业空间,让中小微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同时,深圳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部门联动、市区协同,举办产融对接、产业链融通发展等系列活动,助力中小企业精准“卡位入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同时,深圳不断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全球“灯塔工厂”2家,升级可持续“灯塔工厂”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个,国家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近百个。
布局产业“风口”
谈及未来工作,深圳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方面,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会抢抓产业风口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云飞说。
同时,深圳积极推动河套合作区、光明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许云飞说,“一园一区”要形成从原始创新到中试转换再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共同催生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和产业项目,孵化一批具备高成长性的领军企业。
此外,深圳将持续加大制度供给力度,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具体看,深圳将持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监管模式,全面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加快落实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分领域研究制定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实施方案;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立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争取国家赋予深圳更大改革权限,率先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数据要素确权及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持续完善降低各方面要素成本的机制,打造创新要素资源最集中、获取要素最便利的城市。”许云飞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