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9日公开发布,提出力争经过5年左右,广东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左右,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10%。
广东研发投入强度为3.54%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近几年,广东研发经费投入持续提升。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为480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3.54%,居全国第一。广东推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2023年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省科技专项资金中基础研究投入30.5亿元,占比约40%。
《意见》明确,力争经过5年左右,广东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左右,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10%。
在基础研究方面,《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将三分之一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促进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加强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关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意见》强调,要加强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等领域技术攻关,部署实施新型储能和新能源、海洋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旗舰项目,拓展创新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研究,积极开辟量子科技、生命科学、深空深海深地等新赛道。瞄准未来电子信息、未来绿色低碳等领域需求,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体系,打造重点领域关键行业新赛道新优势。”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近日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显著,对全国的科技创新也起到引领作用。”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认为,广东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极具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形成创新发展的动力,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是广东未来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
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56.4%、31.5%。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超15%,占全国四成以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速均在25%以上。
引导多业态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
《意见》明确,引导多业态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设计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授信审批、利率定价、利息还付等模式,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精准支持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在顶层设计上,今年初,我局联合广东省科技厅等部门制定并推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将‘资金链’融入科技创新‘生态链’,建立起一套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广东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联合省科技厅建立科技金融信息与数据共享机制,先后向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推送三批次超10万家科技创新主体名单,引导加强金融资源精准投放。
广东金融监管局通过深入调研,聚焦“育苗期”“加速期”“兴业期”三个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创新力度。比如在“育苗期”,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银行借助科研院所“外脑”,以“融资+融智”的方式,促科研项目孵化,实现技术项目落地“从0到1”的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加速期”,引导银行机构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孵化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针对性提供优质园区金融服务,促进加快科技产业聚集;在“兴业期”,引导机构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变化,针对性为企业提供发债、并购、供应链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在保险端,则持续推动丰富新质生产力领域保险险种,为企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知识产权确权维权、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保险保障。广东金融监管局联动科技、工信等部门,大力推进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试点,指导落地全国首单低空飞行器专属科技保险——“广东省低空飞行器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助力加快完善低空经济保险保障体系。
据统计,截至9月末,辖内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9.3%;前三季度,广东保险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8万亿元,同比增长88.29%。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