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一揽子增量政策加速落地。近日,首期额度累计8000亿元的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进展飞速,牵动着市场神经。
自10月18日互换便利操作正式启动后,机构便快速推进相关事宜,目前已有500亿元互换便利操作落地。其中,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分别完成首单央票换入交易、首单国债换入交易。
23日,国泰君安完成“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下的全市场首批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券为互换便利操作借入的国债。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落地五日以来,也是进展不断。目前已有30家左右上市公司参与。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这两项工具的推出显示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视,旨在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激励措施,促进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也强调了风险控制和资金的专项使用,以防止资金滥用和市场波动。
两大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速推进
两大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后,市场各方加速参与,推进相关事宜。
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正式启动SFISF,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央行会根据参与机构需求,分次开展操作。首批获准参与的证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之后机构快速响应,积极推进SFISF业务落地。本周一(21日)开始,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便频频传来新进展。
先是21日,中金公司官宣达成了互换便利下的首笔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券为2024年第一期互换便利央行票据;国泰君安则与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签署《债券借贷协议》,并于21日完成首次交易相关的质押操作手续,以及交易前期相关配套工作。
22日,第一财经获悉,当日国泰君安完成互换便利下的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中金公司也于当日在SFISF项下首次买入股票。据了解,国泰君安提交用于互换便利的首批质押资产为一揽子股票组合,后续将使用互换便利业务获得的资金进一步增持股票和股票ETF。
23日,国泰君安完成SFISF下的全市场首批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券为互换便利操作借入的国债。
此外,其他的首批机构也在筹备互换便利业务相关事宜。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还在走互换前的内部流程,准备符合标准的资产。另有券商相关负责人称,其所在券商已经提出了相关申请,但目前资金还没有批下来。
申万宏源证券则表示,该公司将严格遵守央行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批准的100亿元额度范围内开展业务。
在互换便利工具火速推进的同时,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落地后,市场各方也快速参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
20日晚间,首批23家参与回购增持再贷款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陆续出炉,涉及中国石化、阳光电源、招商蛇口等,合计资金总额超百亿元。22日晚新添6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为民营企业。
非银机构融资加大权益投资
互换便利工具的操作细则也是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18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印发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互换便利操作涉及互换、融资、投资等环节。”有机构高管告诉记者,先是机构质押证券从央行换入国债或央票,再用换入的国债或央票在银行间回购融资,之后用融到的资金开展自营和做市。
他具体介绍操作流程称,央行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互换便利业务操作的互换费率和中标结果,之后通过特定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以债券借贷方式将国债或央票换出给中标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应在中标后10个工作日内向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提供符合条件且足额的质押品并完成交易。获得的国债或央票只能在银行间市场以回购方式进行融资,回购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资本市场,限于股票、股票交易基金的投资和做市。
根据央行21日公告,互换便利首次操作金额50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50BP(基点),最低投标费率10BP,中标费率为20BP。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可用质押品为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和公募REITs等;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质押率不高于90%,补仓线不低于75%,质押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
记者从业内获得的相关文件显示,证券公司参与互换便利相关融资资金的投资,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封闭管理”的原则,通过向证券交易所备案的专用账户开展自营投资和做市交易,确保资金投向符合政策要求。相关融资资金可部分用于对冲互换便利方向性投资的市场风险,原则上不得超过融资资金规模的10%。
另外,细则对券商通过SFISF持有证券的风控指标计算做了针对性调整:换入的国债或央票不计入“非权益自营/净资本”指标,换入的股票不计入“权益自营/净资本”。质押资产按照当前自营持仓计算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无需调整为“已冻结或质押”。换入的国债或央票以及回购融资后持有的权益类资产,不计入表内资产、减半计算市场风险和所需稳定资金。
国金证券非银研究员胡江认为,SFISF利好券商权益自营加杠杆,加杠杆方向或以价值蓝筹、高股息股票为主。
他具体分析称,首先,加杠杆资金成本较低,包括互换费率+回购利率,可能在1.9%~2.3%;其次,风控指标的针对性调整一方面减轻SFISF对券商风控指标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权益自营加杠杆空间;再次,由于对冲比例低,且允许投资计入其他权益工具,券商或倾向采取高股息策略,在降低市场风险影响的同时获取相对稳定收益。
有望带来数千亿增量资金
在业内看来,两大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是监管层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贡献增量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
纵观美联储、欧央行曾推出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SFISF与美联储创设的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存在相似之处,主要在于二者均有的“以券换券”环节不涉及大规模基础货币投放,不会直接影响资金面。
“互换便利的推出是货币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可大幅提升非银机构融资能力,持续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华西证券认为,互换便利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发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工具设计有逆周期调节特性。在股市超跌时,金融机构买入意愿较强,工具用量较大;在股市好转时,工具用量减小。另一方面,在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金融机构可采取换券抵押而非贱卖股票的方式融资,发挥平滑市场、稳定预期的积极作用。
国联证券分析称,SFISF规定一级交易商只得将所得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因此预计该工具或提振股票市场情绪,但持续时长与支持幅度仍需持续观察。
对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对市场的影响,田利辉称,该政策通过为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鼓励他们回购和增持股票,从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和股票吸引力,改善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财务指标。这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
“随着两大工具的落地,政策的高效、实用、有针对性、力度大、可预期等特征将逐步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有望从根本上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东兴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嘉玮称。
中信建投也认为,两项工具的意义是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针对股市以及非银金融机构有更多流动性影响渠道。当下央行使用这两项工具的目的是呵护市场流动性,重振市场信心。
就证券行业而言,刘嘉玮认为,资本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行业业绩改善和估值提升,未来更多改革和业务创新落地也有望拓宽券商业务结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