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越:努力构建循环供应链体系 产业链协同助力实践“碳中和”目标
2024年10月16日 20:08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气候变化具有非常深远和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地区层面,还是国家和全球层面都面临的众多挑战。因此,采取个人的和集体的行动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变得更为紧迫。”10月16日,苹果(Apple)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在出席“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时表示,十多年来,苹果一直把保护地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在绿色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葛越介绍,苹果公司大量的环保方面的努力都是以“Apple 2030”为出发点,即到2030年实现整个价值链的碳中和。与2015年的排放量相比,苹果公司计划将排放量减少75%,而这一减排策略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材料为核心。据悉,公司会优先开展碳减排工作,同时对于那些无法通过现有技术来减少的排放,则会投资高质量碳清除项目来处理剩余的碳排放量。

  此前,苹果于2020年在全球的运营排放已经实现碳中和。“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总足迹的排放量,这包括生产、使用、运输和报废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放。”葛越表示。她介绍,苹果自2015年起就推出了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目前在苹果供应链投产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达到16.5吉瓦。

  “如今,全球已经有320多家制造商做出承诺,到2030年将使用100%的清洁能源为苹果生产产品,这些代表了苹果公司95%以上的直接制造支出。”葛越介绍道,其中也包括在中国的80多家供应商。与此同时,苹果也不断采用创新方式,帮助在中国运营的供应商获取资源、实现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如公司在2018年创立的中国清洁能源基金,目前已经超额实现目标,在中国14个省投资新建了超过1千兆瓦的风能太阳能项目。这些项目预计每年将提供超过2400吉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相当于250万人在中国的生活用电量。

  除了与供应商在可再生电力方面的合作,“在我们的设想中,未来我们将只使用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造产品,无需再开采新材料且不会牺牲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葛越介绍,苹果公司另一项重要方面则是创建一个循环的供应链。根据材料对环境、社会和供给的影响,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15种优先材料上,包括这两年刚刚增加的材料——钛,这些材料占到苹果发货产品的总量的87%以上。2023年,苹果出货的产品中有22%的原材料来自回收或可再生材料。而根据公司最新做出的承诺,到2025年,部分组件中将使用100%再生的钴、锡、金和稀土元素。除了原材料,葛越表示,苹果还在努力逐步实现到2025年在包装中去除塑料这一目标。据悉,2023年已出货的产品包装中使用的塑料仅为3%,相比2015年的21%,降幅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时值苹果供应商零废弃物计划实施10周年,中国大陆有300多家供应商工厂参与到了这一计划中,包括所有已经建成的总装工厂。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供应商成功地减少了250多万吨需要填埋的垃圾。

  此外,节约资源和降低产品排放的另一项核心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在2023财年,我们把1280万台的翻新设备和回收配件送到新用户手中,实现再利用。基于‘以旧换新’等计划,在同一时期,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回收了超过4万吨的电子垃圾。而当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时,通常是在经过多年使用或多个使用者之后,又会通过创新的方式把有价值的材料重新带回供应链,如通过我们的回收机器人——Daisy、Dave和Taz。”葛越表示。

  葛越总结道,自2015年以来,苹果在整个价值链上的排放量减少了55%以上,仅2023财年就避免了超过3100万吨的排放量。得益于在减排和更高效地使用材料方面所做的工作,目前产业链各方正向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稳步、快速地推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葛越:努力构建循环供应链体系 产业链协同助力实践“碳中和”目标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