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重磅支持地下管网改造 机构看好中国联塑增长前景
2024年10月11日 17:17
作者: 郭少圳
来源: 时代财经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2128_0

  地下管网这一城市“生命线”的建设与改造再迎政策利好。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并重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改造更新的任务将越来越重,以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预计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

  地下管网改造是市政工程,更是民生工程,畅通地下管网可让城市有“里”更有“面”。地下管网改造按下“快进键”,也将带动整条管道产业链的加速发展,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也将率先受益地下管网新一轮的改造工程。

  多措并举推动地下管网改造

  城市地下管网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和子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以地下管网为代表的城市基础实施的改造与升级愈发受到政府、企业与公众关注。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按照短期聚焦消除安全隐患、中期推进老化设施更新、长期促进设施功能完善的工作思路,组织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行动,优先推进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和重要民生保障的城市管网安全提升、老旧居住区宜居改造、城中村综合改造、城市交通设施安全改造等工程建设

  同时,为了保障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国家发改委将结合职能,继续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提前安排相关项目的清单和投资计划,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工建设,充分释放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在提前下达的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优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具体而言,2023-2024年,国家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超过4700亿,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今后几年,城市更新仍是政府投资的支持重点,2025年也将继续加大力度。在两个1000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当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突出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区,重点支持在建工程和今年四季度可以开工的项目,推动解决燃气管网老化、城市内涝、供水管网漏损等突出问题。

  在融资模式的创新上,国家发改委指出,城市更新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项目的投资额比较大,单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也必须大力度吸引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我们将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属性较强的领域,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回报水平适中、社会资本具有投资意愿的领域,也将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也就是PPP新机制的作用,还有基础设施REITs等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改造模式。”上述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城市更新、地下管网改造近年来持续受政策推动,政策暖风频吹。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了“城市更新”这一概念;2024年2月,住建部表示,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2024 年5月,住建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2024年7月,国务院出台《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的供水管道长度达110万公里左右,排水管道长度91万公里左右,天然气管道长度98万公里左右,供热管道长度49万公里左右。

  管网改造破解发展痛点

  地下管网改造近年来之所以频频受政策推动,主因在于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城镇化,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已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亟需改善。

  一是老化与破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市公共管网的平均使用年限已经超过30年,其中部分城市的管网使用年限甚至超过了40年,已严重老化与破损,管道破裂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城市供水和排水等服务的稳定性;二是效能低下。我国城市早期建设的地下管网设计标准低、材质差,导致水流阻力大、漏损率高、能耗高。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每年因管网破损导致的供水损失高达70亿立方米,占全年供水总量的5%,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增加了运营成本;三是承载能力不足。随着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排水系统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排水与防洪水平低下,城市内涝现象频频出现,较大程度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四是安全隐患突出。施工破坏、管线超负荷运行、重叠交叉、相互挤压干扰、管网老旧破损等问题,导致管线安全事故频发,轻者造成停水、停气、断电以及通讯中断,重者引起危险气体泄露、燃气爆炸等伤亡事故。

  面对诸多问题,地下管网改造势在必行。尤其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地下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任务。国泰君安就指出,在新型城镇化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实现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提升城市的实际承载能力,使更多人能真正享受到城市化成果,我国亟需进一步扩容完善以地下管网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由此可言,地下管网的改造与升级,具有广泛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可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还可通过智能化设备与技术,促进城市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管道龙头将充分受益

  地下管网改造的加速推进,也将在产业层面带动管道产业链持续保持高景气,产业链相关市场规模与投资额也有望持续攀升。

  国泰君安指出,地下管网已经成为我国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额稳步增长。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2013-2022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与地下管网建设密切相关的供水、排水、燃气、集中供暖、地下综合管廊五部分的总额由2159.7亿元上升至355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83%,占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例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22年已接近16%,地下管网已成为我国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总额与占比持续攀升,市场规模步步扩容,管网产业链龙头公司也将率先受益。据了解,此类改造工程的投资方一般均为地方国企、央企等市场主体,后者通过集中采购模式购买相关管道产品和服务,管道龙头企业因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完善的产品体系、较高的服务质量等往往能够脱颖而出,获取更多大额订单。

  中国联塑(2128.HK)便是典型代表。作为我国管道建材领域产品体系最为齐全的生产商之一,中国联塑目前可为用户提供上万种优质产品,并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市政给水、排水、能源管理、电力通讯、燃气、消防、环境保护、农业及海洋养殖等领域。

  迄今,中国联塑已建立了超过30个先进生产基地,分布于中国19个省份及海外国家,可大幅降低运输半径限制带来的影响。同时,中国联塑的分销网络也基本覆盖全国,与2891名独立独家一级经销商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可及时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优质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生产基地与一级经销商的广泛布局,有利于提高其区域保供能力与服务响应速度,有效打破管道行业在服务方面的区域壁垒。此外,依托大规模采购带来的议价能力,中国联塑得以持续压降单位成本,提升单位净利,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也进一步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广发证券就指出,成本优势是联塑的核心竞争力,而塑料管材下游主要应用领域是农业、市政、基建等非房相关用途,市政基建等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力点,预期仍将保持增长。“非房领域的需求稳定且能够持续增长,这也是头部塑料管材企业未来发力的重点。”广发证券表示,中国联塑近年非房领域需求占比提升较快,继续加强与政府部门、基建龙头央企国企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投入国家工程与市政改建等项目。依靠经销渠道领先的广度与深度、经销商先发积累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中国联塑目前下游业务领域多元化进程拓展顺利。

  可以看出,得益于在生产、渠道、成本与效益、产品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塑料管道龙头中国联塑将充分受益于未来五年大规模的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其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经营韧性也将助其稳健穿越经济周期。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国家发改委重磅支持地下管网改造,机构看好中国联塑增长前景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