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央行落地支持股市新工具,再度振奋了市场。当日8时,央行盘前发布重磅公告,正式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这也意味着,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的增量资金。
另据接近央行人士介绍,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一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这些操作上的灵活性均表明,工具未来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伴随央行发声,作为参与互换便利工具的主角,基金券商等机构伺机而动,多家机构表示,相关筹备工作及落地操作,需要等待相关互换便利工具的政策细则发布后才能明确,目前已在观望及研究之中。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A股市场表现不佳,部分投资者心态不稳、信心受损。在分析人士看来,互换便利作为一种长期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韧性,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维护市场稳定,提振市场信心。
提供数千亿级增量资金
10月10日,央行官网公告称,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早在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就宣布,将于近期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上述机构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票,增强自身融资和股票投资能力。
而央行此次公告宣布正式推出这一工具也就意味着,即日起符合条件的相关机构均可向行业监管部门申报。据了解,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从规模来看,互换便利首期5000亿元,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的增量资金。根据央行公告,运用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操作规模视情况可进一步扩大,这也与此前潘功胜表态一致。
接近央行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这些操作上的灵活性均表明,工具未来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据了解,央行将通过特定的一级交易商开展操作,通过观察一级交易商名单,可能是中债信用增进公司。
创设互换便利是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业内权威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A股市场表现不佳,部分投资者心态不稳、信心受损。互换便利作为一种长期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韧性,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维护市场稳定;也有利于调动非银机构的参与度,提升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效率,平衡好债券、股票等市场的发展。
基金、券商等待细则出炉
伴随支持股市新工具的重磅落地,作为参与互换便利工具的主角,基金、券商等机构也开始行动,对互换便利工具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团队对互换便利工具的具体落地细节进行了解读,其表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旨在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具体操作方式来看,参与机构通过抵押方式,将信用更低、低流动性资产,从央行置换获得高信用、高流动性资产。
针对基金、券商是否正在或者有意愿申报相关互换便利工具等问题,多家机构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所在机构的筹备工作及落地操作需要等待相关互换便利工具的政策细则发布后才能明确,目前还在观望及研究之中。
有基金公司从业人员指出,“仅从当前来看,公募产品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尚不可向央行抵质押股票,因此基金做抵押的特定资产应该主要在于机构自营和自有资金,目前因为互换便利的相关细则未出,所以公司内部正在进行研究”。
券商方面,华林证券表示,目前来看,证券公司在互换便利操作中的角色主要是结合自身投研需求,积极参与此项工具,希望最终能够共同推动证券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公司当前有意愿申报,具体筹备工作则需要等待互换便利工具细则公布。作为券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更关注两个方面,即资格条件以及借出后的投资管理。
中信建投证券也指出,当前,互换便利工具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中尚需丰富的细节包括参与操作的非银金融机构需要满足的具体要求,例如,金融机构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或是权益资产资金运用占比等;抵押互换的方式如何,例如招投标后,何时完成抵押互换;若抵质押品发生价值变动,抵押是否需要追加保证金,以及担保品抵质押率如何确定;抵质押品的具体要求;央行所投放的流动性;费率的确定;工具期限等。
此外,虽然资金最终用途只能用于股市,但是否有其他灵活性的渠道,如通过投资权益类基金的方式参与股市,而非直接投资股市,以及满足什么情况可以扩大工具规模等。
就互换便利工具落地后有何具体影响,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常规情况下,互换便利工具有利于解决持有股票资产意愿强但流动性相对不足的机构。互换便利工具的本质是赋予非银金融机构以流动性,缓解这些机构持有股票压力,或购买股票时面临流动性不足。按照这一思路,券商对于流动性需求最强,保险公司流动性充裕,基金公司资金则多来源于募集,自有资金占比较小,公募产品按照规定尚不可向央行抵质押股票。因此,互换便利工具的利好程度排序为券商大于保险大于基金。
助力金融市场迅速企稳
需要厘清的是,互换便利是“以券换券”,不扩大基础货币投放规模。
业内权威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互换便利操作,非银机构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但由于是采用“以券换券”的形式,不是央行直接给钱,所以不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也不是搞量化宽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互换便利通过“以券换券”的方式进行操作,符合条件的机构将信用等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作为抵押,从央行换入高等级高流动性资产,能够提高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实现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支持的同时,又不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在王青看来,互换便利的推出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非银机构在市场低迷、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获取资金的能力将得到提高,可以对低估的股票进行增持,进而稳定市场情绪,提高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
虽然不投放基础货币,但从国际经验看,对金融市场迅速企稳将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9月24日央行宣布推出包括互换便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后,A股市场明显企稳回升。另外,类似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国际上也有先例,例如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曾设立定期证券借贷便利,允许一级交易商用流动性较差的证券作为抵押,向美联储借入流动性较高的国债,便于在市场融资,为缓解流动性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举等于向市场注资,虽然不扩大货币发行数量,但这类工具的最终效果就是让资金更多流入股市,对市场激励很大,当然,部分利好在之前一轮上涨中有所消化,后续市场反应有待观察,但总体应该会让股市向好。”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之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央行表示会视行情状况,未来可能安排更多的互换额度,所以股市很可能会因此止跌回升。
展望后市,华林证券指出,互换便利作为一种长期制度性安排,能够维护市场稳定。有利于有效维护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的稳健发展。同时,有助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及时获取资金进行调仓、增持,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此外,通过严格规范融资行为、壮大耐心资本、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发力,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