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前不久获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的相关情况。《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深圳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提出“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及各阶段的目标愿景。
定位新表述:现代海洋城市
国务院批复明确,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这是深圳历史上第四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是深圳首部陆海统筹、多规合一的城市发展空间蓝图。与前三版相比,本次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城市性质定位首次提到“现代海洋城市”。
《规划》指出,要加强陆海统筹,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一是实施东西部海域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海洋空间格局,以海岸带作为陆海空间耦合的重要发展轴带,构建城海交融的“一带三区十五段”海岸带空间结构。二是差异化保护无居民海岛,重点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三是打造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强化海洋科研要素集群,培育海洋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图片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
新格局:“一核多心网络化”
《规划》提出,深圳将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推动都市核心区扩容提质,布局差异化发展的12个城市功能中心和12个城市功能节点,推动全域平衡发展、空间网络联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具体包括:
都市核心区扩容提质。《规划》在上一版总体规划提出的福田-罗湖中心、南山-前海中心基础上,将宝安区(新安、西乡街道)、龙华区(民治、龙华街道)、龙岗区(坂田、布吉、吉华、南湾街道)部分街道及前海扩区后的范围整体纳入,形成都市核心区。
12个城市功能中心。将在都市核心区内打造福田、罗湖、南山、前海4个综合性服务中心,着力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能力;在都市核心区外打造盐田、龙岗、龙华等8个城市功能中心,增强面向东部优势腹地、北部相邻城市和珠江西岸潜力地区的服务能力。
12个城市功能节点。将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西丽、蛇口、民治、坂田等12个城市功能节点,承担区内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平衡发展。
新目标愿景: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美宜居幸福家园
《规划》提出深圳各阶段的目标愿景为:
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全民共享的和美宜居幸福家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50年,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规划》指出,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市级新兴产业片区等,优化形成定位清晰、链条完整、资源集聚的“1+7+N”全域创新空间格局,为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提供空间保障。
《规划》提到,构建全民、全龄友好型15分钟社区生活圈。此外,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公园城市。2035年,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实现居民5分钟可达绿色开敞空间。
图片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版《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后深圳首部总体规划,是实施“多规合一”取得的重大成果。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介绍,《规划》首次实现陆海全域覆盖,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海全要素,全面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深圳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内的陆域和海域空间,并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和利用提出规划指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