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美兰路79号工地,随着一座新楼的地下工程浇筑完成,一家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也随之夯实——春秋航空训练中心二期项目于今年年初启动,预计2025年7月竣工。目前,春秋航空训练中心有6台飞行模拟机,后续还将引进12台飞行模拟机,可满足未来350架飞机的飞行员培训所需。
2004年,春秋航空在上海成立,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经营效益领先的民营航空公司,机队规模达127架。从127架到350架,这样宏大的目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对未来的信心。
在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身上,记者更感受到这种信心的强烈。“近两年,我们投入近100亿元,引进18架飞机。”王煜说,“市场需求充分,如果可以,飞机多多益善。”
说完他又补充道:“我们引进飞机大多通过自购,而不是靠租赁。租赁更灵活,市场不好可以退租飞机,选择自购不仅因为我们现金充沛,更源于我们看好国内市场的潜力。”
背靠开放枢纽享受流量红利
信心来自市场。去年以来,民航市场不断恢复,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3.5亿人次,同比增长23.5%,较2019年同期增长9%。进入暑期,全国民航单日航班量一度逼近2万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以前朋友结婚往往打电话、寄贺卡,现在直接坐飞机去。”王煜说,飞机作为交通工具会越来越普及,围绕个人出行,民航市场还有很大机会。
春秋航空从上海起家,把上海作为主基地,这让企业享受到更多流量红利。今年上半年,上海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同比增长43.3%,明显优于整体市场。 “上海不仅是枢纽,也是门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王煜介绍,当前,中国正通过扩大免签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来华外国游客明显增多。春秋航空也抓住机遇,新开、加密国际航线,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目前,春秋航空国际及地区航班数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80%。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旅客吞吐量接近140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0%。背靠上海这样的开放枢纽,春秋航空享受着流量红利。
要素相互融合创造更多可能
信心来自盈利。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预计净利润为12.9亿元至13.4亿元,是内地航司的盈利之王。
在王煜看来,春秋盈利的秘诀是“唯快不破,唯效率不破”。过去,前者主要是“船小好调头”,对市场变化反应快。后者主要是依靠控成本,体现在公司多年坚持单一机型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以及“除保障飞机安全和员工收入之外,一切够用就好”的节俭传统。
但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这个秘诀有了新内涵——技术成为降本增效的最主要原因。现在,利用业务小模型,春秋航空实现了“人工智能+”,通过算法自动编排飞机时刻表,飞机利用率高、航班衔接余度降低,对变化反应快。“春秋航空每年在技术上的投入不小,在数字化方面,我们在行业里还是比较领先的。”提起这一点,王煜有些自豪。
技术突破的背后也有上海因素。春秋航空招揽了全球各大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王煜认为,如果公司总部不在上海,很多人可能不愿意来。
上海是人才聚集地,并且政府也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帮助企业留人。2024年,上海放宽留学生直接落户条件,全上海第一个通过新政策落户的留学生,就在春秋航空飞行部就职。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让上海集聚更多资源要素。不同要素相互融合,创造了更多可能。2024年1月1日,春秋航空拿到浦发银行的3.1亿元转型金融贷款。这是上海落地的首批“转型金融贷款”之一。
讲法治讲规范给企业安全感
信心也来自营商环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上海政府部门的店小二精神,总结下来就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王煜说。
在王煜看来,上海有很强的规则意识。满足条件事情就可以办,不满足就办不了,这种讲法治、讲规范的精神,给了企业极大的安全感。数据可以证明:上海聚集了一大批民企、外企,其中民企在上海市的纳税份额中占比达1/3,并还在持续增长。
王煜认为,正是区位优势显著、资源要素集聚、营商环境优良等多重原因叠加,让上海成为企业发展的热土。
今年下半年,春秋航空还将迎来两个重要节点。一是总投资额13亿元的春秋航空上海新总部大楼将投入使用,更好的办公环境有望吸引更多人才。二是总投资6亿元的扬州机库项目也将投用,一年可完成200架次飞机大修任务。
从春秋航空位于长宁区的总部大楼向外望去,天空中不时有从虹桥机场起飞的飞机飞过。王煜期待着春秋迎风翱翔,他自信在上海,春秋航空将飞向新的高度。
专家点评
缪艳萍(上咨集团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
挖掘“流量经济”是上海的必然选择,要多向协同、持续深化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与全球机场、国际航司的合作,不断提升国际航线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加快实现航空服务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让航空业用好流量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航空业发展也要突破原有单一模式,依托绿色化转型、智慧化升级、多元化联动融合等方式,更好发挥航空引流作用,与上海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增强航空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