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锂电产业链排产呈现分化趋势。其中,电池、隔膜、电解液环节继续环比上升。电池厂排产增幅在3%至5%之间;隔膜、电解液厂家排产增幅在2%上下。而正负极材料厂排产略有下降,实际上有助于过剩库存的进一步消化。
甬兴证券分析师开文明认为,锂电产业链排产呈现分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需求,动力领域虽有增长,但面临结构性瓶颈;储能领域需求向好,国内中标量超预期,新兴市场集中并网等。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新能源汽车交强险口径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27.7万辆,同比增长43%;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GWh(吉瓦时),同比增长41%。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为282GWh,占总装机量的96.5%。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旺季集中在下半年,传导到中上游锂电市场,10月份也属于备货旺季,锂电产业链近期排产环比持平,短期来看,景气度将维持高位。”
太平洋证券表示,整体看好下半年锂电产业链盈利修复。从各环节来看,电池环节整体毛利率环比增长或持平,受益于下游需求回升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稳定,后续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结构件环节,随着开工率的提升,后续毛利率环比有望持续修复;电解液环节预计将迎来价格及盈利修复。
“市场曾对10月份排产的增长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商用车、储能领域的需求持续释放,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也反弹并稳定在7.5万元/吨区间。”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一线、二线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船舶等领域频频签订合作新单。全面电动化需求浮现,正为电池企业创造新增量,推动锂电产业链整体稳定发展。
从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来看,商用车等低渗透率领域为电动化带来了新机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0.3万辆,渗透率为15.1%。
业内人士认为,商用车产业应该积极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企业也在不断加码布局商用车动力电池。
以宁德时代为例,除麒麟、神行电池之外,宁德时代今年聚焦商用车场景推出了第三个电池品牌“天行”,目前已拓展至三款产品五个型号。其中,9月上旬新发布的天行客车版主要针对电动公交车市场,电池寿命最高为15年或150万公里,电池能量密度则达到175Wh/kg。
8月份,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分别发布商用车“至远”系列产品和G刻超充混动重卡标准箱产品。近日,巨湾技研获得中车时代装车定点,所提供动力电池产品搭载于纯电动半挂牵引车,可在10分钟内实现30%至80%充电。此前,巨湾技研快充电池产品已在东风商用车、陕汽德创商用车和开沃超充重卡上量产。
在储能领域,据不完全统计,9月份以来,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楚能新能源、阳光电源等新获储能订单合计近30GWh,大额订单的接连签订反映出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回暖。
例如,西班牙独立发电商Grenergy Renovables与比亚迪延长了战略协议,将采购比亚迪储能系统(BESS)容量提升至3GWh,以用于其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绿洲项目。
浙商证券表示,储能已成为锂电产业链最重要的增量,当前锂电价格触及底部,配储经济性逐渐显现,2024年国内需求大量释放,海外需求更甚;预计2024年储能锂电销量为259GWh,同比增长40%。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