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2024年10月08日 05:43
作者: 王多
来源: 解放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主持人:本报记者王多

  访谈嘉宾: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凌云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王继源

  加强战略衔接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在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哪些亮点成绩?

  王继源:中部地区是国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中部地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亮点纷呈。安徽建成、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之多,在量子科技、聚变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湖北的闪存芯片、脑机接口、心肌旋切等技术世界领先;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2.7%。

  二是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破茧成蝶。2023年,湖南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1%,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3位;武汉的“中国光谷”聚集1.6万家光电子信息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三是主动承接新兴产业布局转移。江西在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等产业引进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已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企业落户江西。

  赵凌云:中部地区在绿色转型上也做得有声有色。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绿色低碳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同时,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亦卓有成效。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571项制度创新成果,19项在全国推广;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并进,全面畅通国际开放立体通道。

  记者:中部地区区位上左右逢源、交通上四通八达,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

  王继源:中部地区是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重要衔接地、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衔接地、区域制度规则统一的重要衔接地。下一步,有必要建立健全省际合作机制,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一是积极对接国家动力源区域。山西应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升首都绿电保障能力,保障首都“菜篮子”“米袋子”供应;湖南应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省份合作;江西应完善“老区+湾区”合作模式,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二是推动中部与东部、西部板块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比如,深化鲁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探索中东部合作发展有效路径;打造安徽沿苏浙省际边界融合发展带,建设链接东中部市场化要素的新型功能平台;加强湘粤桂、湘桂黔省际协作,务实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推进浙赣边际合作示范区、赣粤边际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赵凌云:加强战略衔接,重在战略对接、战略联动和双向赋能。要以战略对接推动战略联动,以战略联动促进双向赋能,形成更大范围的发展共同体。

  比如,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

  又如,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包括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强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记者: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中部地区又尝试了哪些创新举措和改革动作?

  王继源:中部地区具有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有条件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产业互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

  新形势下,要强化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推动制度型开放。通过坚持开展陆上贸易规则、贸易金融、多式联运等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持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实现“强二进三”

  记者:中部地区资源丰富,煤炭、稀土等战略性能源体系建设备受关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赵凌云: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2023年,湖南水稻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新形势下,要争取确保开垦恢复平湖优质耕地160万亩,确保48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能够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等。

  河南是农业大省,2022年起在已经建成85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要求,进一步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目前,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玉米、花生、芝麻等育种水平保持领先优势。

  在能源安全方面,山西地下采煤工作面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54%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超过80%。同时,着力打造京津冀重要的保障基地、联动发展的战略腹地。2023年,山西向京津冀输电884亿千瓦时,占全省外送电量的56%。2024年,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全国率先正式运行。

  王继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安。

  记者:中部地区制造业百花齐放、错落有致,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

  赵凌云: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王继源:这一发展态势既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体现,又是市场竞争大浪淘沙以及与其他地区分工合作的综合结果。

  在市场竞争中,中部地区勇于争先。安徽汽车产业抢抓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机遇,在新赛道全力奔跑,实现了厚积薄发。湖北光电子产业已实现从预制棒到光纤、光缆的全链国产化,由“跟跑”“并跑”进入“领跑”阶段。

  注重与东部沿海的产业链紧密联动,是中部地区制造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秘诀。中国商飞在南昌建立生产试飞中心,这是它在上海以外的第一个生产试飞和飞机交付机构。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汽车的“大脑”,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负责整车组装,实现集群协同发展。

  记者:中部地区的成功实践,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何启示?

  王继源:中部地区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都市圈培育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一是注重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不搞脱实向虚,而是在提升传统产业效能上下功夫,推动数字化改造、绿色化升级,实现“强二进三”(壮大第二产业,进军第三产业)。

  二是注重都市圈培育。武汉、郑州、长沙、合肥等人口千万级的超大、特大城市,以同城化联动周边市县为重点,推进高效通勤、产业配套、生活共享,持续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赵凌云:就启示而言,我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必须明确全局定位,二是必须激活内生动能,三是必须加强战略协同,四是必须深化改革开放。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