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圳2035国土空间总规:定调“现代海洋城市” 形成“1+7+N”产业空间格局
2024年09月30日 19:0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是9月29日获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深圳城市性质的最新表述。

  据悉,《规划》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第四版法定总体规划。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解读,对比前三版,“现代海洋城市”为第四版的最新提法和最大亮点,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一脉相承。

  深圳拥有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伶仃洋“三湾一洋”独特禀赋。“《规划》一方面体现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串连山海资源,最大程度彰显深圳作为现代海洋城市‘山海连城’的特色和魅力。”邹兵表示。

  深圳也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规划》结合深圳“20+8”产业部署,优化形成了“1+7+N”创新空间布局,包括覆盖前海、南山等区域的1个综合性创新核心区,河套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坪山高新片区等7个创新集中承载区,以及N个特色发展的产业创新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是首部覆盖深圳全域全要素的“多规合一”总体规划。邹兵谈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作为我国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的重大部署,在深圳的落地尤为必要:“深圳作为一个小地盘、高密度开发的城市,任何空间都可能存在要素重叠。以前将各类规划分散在不同部门,从审批、许可到推进增加了很多行政成本。如今迎来统筹性规划,将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发展。”

  形成“1+7+N”产业版图

  “《规划》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在空间上的落实。”据邹兵介绍,深圳建市以来,四版国土空间规划为不同阶段的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引领。

  具体来看,1986年第一版创新采用了“带状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既满足彼时深圳的发展需求,又为未来预留了充分的弹性;1996年第二版,首次将规划范围从原特区扩大到1997平方公里、覆盖全市行政辖区,适应了深圳高速增长阶段城市空间拓展的需求;2010年第三版规划则率先探索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的非扩张型规划模式,成为近十余年来指导深圳城市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纲领性文件。

  如今来到第四版,深圳面向2035年的目标愿景、城市性质、核心功能、具体空间布局等,都实现了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中央重磅文件的衔接。

  《意见》明确,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而《规划》的目标愿景表述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全民共享的和美宜居幸福家园,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尤其在“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建设上,《规划》提出,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市级新兴产业片区等,优化形成定位清晰、链条完整、资源集聚的“1+7+N”全域创新空间格局,为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提供空间保障。

(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具体来看,“1”指的是以前海、南山等区域为主的1个综合性创新核心区,将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充分释放原始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创新中心和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策源地。

  “7”指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等为契机,形成7个创新集中承载区,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坪山高新片区、会展海洋城、龙华高新片区、坂雪岗科技城、宝龙科技城等。

  “N”指统筹新兴产业布局,打造N个特色发展的产业创新集聚区,包括宝安燕罗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梅林-彩田集成电路产业片区、清湖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坪山生物健康产业集聚区等。

  定调“现代海洋城市”

  此次《规划》备受关注的,还有深圳城市性质的全新表述——现代海洋城市。

  “这是对先行示范区建设《意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表述的进一步肯定。”邹兵介绍道。

  深圳面向南海,从东到西分别有“三湾一洋”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伶仃洋。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200亿元,持续贡献“蓝色力量”。

  此次国务院批复重点提及,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规划》则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实施东西部海域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海洋空间格局,支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具体来看,《规划》既有对航运物流、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层面的空间布局,也系统梳理了深圳的山海资源。“有人说深圳‘滨海’却不‘亲海’,这次《规划》则希望最大程度彰显深圳作为现代海洋城市‘山海连城’的特色和魅力。”邹兵说。

  在西部海域,《规划》明确,推进西部港区功能提升,强化国际港口航运和海洋产业发展。依托海洋新城、西湾、前海湾等重点区域,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和现代海洋服务业,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结合海洋文化与旅游,促进西部湾区活力。

  东部海域则以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依托大小梅沙、官湖、下沙、东涌、西涌、龙岐湾等重点区域,打造具有海洋生态和历史人文特色的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强化东部港区航运优势,提升盐田为国际航运枢纽和离岸商贸中心。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拓展海洋生物、科研和教育发展空间。

(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解读深圳2035国土空间总规:定调“现代海洋城市”,形成“1+7+N”产业空间格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