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分好“发展蛋糕” 民生福祉完成历史性跨越
2024年09月30日 05:12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亿万中国人民共享祖国繁荣发展丰硕成果。

  全面小康

  老百姓“钱袋子”鼓了

  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我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经过接续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年来,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12588元增长至2023年的16396元,年均实际增长8.2%。

  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长至2023年的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0%。

  城乡和区域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分配格局不断优化。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39,比1956年下降0.94;2023年,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1.60、1.07和1.07,收入相对差距分别比2013年均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023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至26796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82.1%,2013年至2023年年均实际增长5.6%;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下降34.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空调拥有量145.9台,分别是2013年的2.9倍、2.1倍。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不断做大做好的‘发展蛋糕’共享于民的集中体现。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日益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投向民生之需夯实民生根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从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着力解决城镇失业问题,到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贯穿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业空间不断拓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2023年,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比1949年扩大3.1倍。2013年至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1.4亿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稳定。随着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2023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9.1%、48.1%,比1952年提高21.7个、39.0个百分点。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日新月异,涌现出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一系列新职业、新岗位。2022年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比2015年版净增158个新职业,职业数达到1639个。

  “新就业形态凭借其就业容量大、灵活性和多样性强等特点,在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智库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鲍春雷向记者指出,新形势下,进一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有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账本”里,处处彰显民生温度。近年来,财政资金加大力度支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过去3年来,中央财政资金在就业补助方面持续稳定在600亿元以上,显示出国家对就业优先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稳就业政策举措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加力。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提出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明确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体现出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何代欣指出,今年,就业补助资金的作用方式更加具体,一系列配套措施加速落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政策效用,实现政策目标。

  织密“安全网”

  建好“稳定器”

  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社会保障体系在国家统筹下日益完善。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人,比1989年末增加10.09亿人;参加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44亿人、3.02亿人,比1994年末增加1.64亿人、2.84亿人。

  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关乎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的信心和预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从2012年的707元提高到2023年的1814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4000元。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压舱石,社保基金关系参保人的每一分“养老钱”、每一笔“救急款”。社保基金成立24年来,年均投资收益超过7%,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地方委托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划转部分国有资本等三大类资产权益总额超过6万亿元,已成为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典型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要持续加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近日指出。

  “壮大以社保基金为代表的耐心资本,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向记者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壮大耐心资本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投入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资本带动,促进关键技术、人才等多种创新要素的相互驱动、融合发展,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民生所盼改革所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决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这些举措的落实见效,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韩文秀指出。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避免因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再分配手段在平抑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代志新向记者指出,要优化税制结构,增强税收在收入分配、居民消费以及财富分配中的调节作用。要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增强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要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增加对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倾斜力度,提升转移支付的精准性、有效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27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