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对火星探索情有独钟
2024年09月23日 06:22
作者: 彭薇
来源: 解放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金秋9月,中国的火星探测传来新消息: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对样品的科学分析可以拓展我们对火星现有的认知。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火星充满憧憬和幻想,对它的探索情有独钟。那么,火星的秘密是怎样被揭开的?

  “袖珍地球”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但为何人们选择了火星进行探测?

  科学家研究发现,金星上的环境十分恶劣。它是一颗几乎没有磁场的星球,却有厚厚的大气层,金星上的气压是地球的90倍以上;金星大气中96%为二氧化碳,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金星表面温度在460℃以上。探测器很难在金星地表实现着陆,更不用说展开地面探测活动。所以,金星难以承载人类探测的期待。

  而火星被称为“袖珍地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它的自转轴的倾斜角度、自转周期、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等都与地球差不多。火星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6,质量是地球的1/10,重力约为地球的1/3。火星和地球每一天的长度差不多,也存在着稀薄的大气。但是,火星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96%,基本上没有氧气,这和地球差别很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永信在文章中指出,通过对比我国柴达木盆地和火星的地形地貌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相同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同地貌特征。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地球来分析火星上这些地形地貌的成因。反过来也能通过火星上的一些现象来认识和保护地球。

  一眼望去,火星是一个荒芜、苍凉、干涸的红色星球。中国古人认为它荧荧如火,飘忽不定,称它为“荧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大量出现了对“荧惑”的记载。

  此后的300多年里,人类主要借助火星冲(一种天文现象)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火星的表面形貌。火星冲大约每两年零两个月发生一次,那时,火星与地球、太阳几乎成一条直线,地球正好处在火星与太阳之间,从地球观看火星时会特别明亮。

  “运河”与生命

  19世纪末,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通过望远镜观测火星时,意外地发现了火星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直线状网络,他绘制了一幅火星地图,记录了整整40条“水道”。他的观测报告被翻译成英文时,“水道”被译为一个带有强烈人工色彩的词——“运河”。

  于是,有人怀疑火星上有着像地球上一样的智慧生命,是他们建造了运河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隔岸观“火”,而是利用探测器等科技手段,将触角伸向了火星表面。

  1965年,美国的“水手4号”成为人类第一个成功飞越火星的探测器,它传回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的照片。与人们想象的景象不同,真实的火星上遍布陨石坑,毫无生机,一片死寂。一系列的探测任务发现了更多证据,打消了人们对火星上有运河的猜测。

  但科学家同时发现,火星上虽然没有运河,但是有流水的痕迹。直到1996年,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探测器,7个月后成功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最终找到了一些支持“火星生命说”的证据。科学家从其发回的数万张照片中推测,几十亿年前,火星上的阿瑞斯平原曾发生过大洪水,而现在的火星可能与地球一样有晨雾,这说明火星上有水,而有水就可能有生命。

  一系列探测还揭示了火星表面同时分布着大量与水作用相关的一些矿物,比如蓝色的层状硅酸盐、粉色的二氧化硅、黄色的氯化物以及绿色的碳酸盐、硫酸盐,这些矿物都是在有水活动的情况下形成的。

  有人说火星的现在有可能是地球的明天,这个推测仍然需要科学来解释回答。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对火星掀起了探测新高潮。而探测的主要目标都是火星上“有没有水”“有没有生命”“环境是否宜居”等。

  中国的“宇宙大家庭”

  火星探测有多难?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成功率仅一半左右,而要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开展探测任务的成功率更低,约占20%。因此,火星在航天界一直被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中国“探火”的重大突破发生于2021年。当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上,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航天器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中国人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探索,都寄托在一些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美好名字中。国人称这是“宇宙级别的中式浪漫”。在中国的“宇宙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诞生都有独特的寓意。

  比如“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2000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写出长诗《天问》。2000多年后,中国人的“探火”之旅就从“天问”开始。

  而“天问一号”搭载了我国第一辆火星车,其被命名为“祝融号”。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寓意着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

  再比如“北斗”。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七星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1985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寓意带来光明和方向。

  与“探月”有关的命名有“嫦娥”“玉兔”“鹊桥”“天宫”等。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就叫“嫦娥”,而月球车定名为“玉兔”,与“嫦娥”相伴,一道奔月。作为地球、月亮信息联通的“天桥”,嫦娥四号中继通信卫星被命名为“鹊桥”。而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被命名为“天宫”,天宫中是静谧而安宁的,美如天境,这也是炎黄子孙关于天阙最美好的想象。

  移居太空

  今年9月初,作家莫言在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梦境——他报名了移居火星的志愿者,并且在火星上写地球生活。

  莫言的这一梦境,目前看来很难成为现实,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仍在继续。美国宇宙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甚至还提出了火星移民计划,让一部分地球人移民火星并在火星建立社区。

  “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移民太空是人类寄托生存希望的一个风向标。数十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建立太空城的幻想。比如,美国科学家拟建的太空城,一种设计方案是旋转的圆筒,可容纳大约1万名居民。另一种设计方案是轮状的、绕中心旋转的太空城,明亮且温暖如春。《Science》(全球自然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指出,太空移民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难题、经济成本、生物适应性和伦理等问题。

  虽然这些目前看来是大胆而夸张的想法,但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生存等问题。通过在太空中对各行星进行观察和实验,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浩瀚宇宙。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我们为何对火星探索情有独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