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普益:8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约30.06万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随着利率下行、“手工补息”取消和“资产荒”的蔓延,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突破30万亿元。这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规模再度站上30万亿元大关,展现了稳健类投资需求的强大生命力。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资管新规之前的30万亿元,当前理财规模的市场化、规范化程度更高,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银行理财规模再度突破30万亿元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约为30.06万亿元,环比增长0.37%,日均存续规模达30.28万亿元,环比增长1.33%。
谈及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华南一家中型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规模增长主要受益于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偏好的变化:一方面,存款利率的下行,推动客户资金从存款向理财产品转化,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需求和占比提升。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中低风险、稳健型产品的需求显著上升,银行固收类理财也备受客户青睐。
申万宏源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补充道,理财市场扩容还受到“手工补息”被禁后存款外流和债券行情火热等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手工补息”被禁后,存款外流至银行理财,2024年4—8月有将近6万亿元企业活期存款出表,银行理财快速扩容;另一方面,房地产转型背景下,债券资产表现优异,吸引各类投资者通过银行理财等资管机构加大对债券资产的配置。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超过30万亿元,是个里程碑的事件,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是我国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也称。
王铁牛分析,银行理财规模增长首先是该类产品整体表现安全稳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关注;其次,由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较好;最后,由于宏观政策影响,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和禁止“手工补息”政策的实施,部分存款流向理财,助推了整体理财规模增长。
普益标准研究员赵伟认同上述观点,并认为,随着监管对“手工补息”操作的进一步规范以及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银行理财在比价优势下,承接了一部分存款资金的流出,助推了银行理财规模的扩张。同时,在今年债市走牛、固收类产品表现亮眼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固收类银行理财占比不断提升。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也总结道,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环境、存款搬家效应、“手工补息”取消,叠加债市行情促进了银行理财规模快速扩张,特别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且稳定,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有利于满足居民稳健类投资需求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张,银行理财在满足广大投资者稳健类投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以及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积极意义。
兴银理财表示,银行理财在资管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客户结构看,银行理财有效填补个人客户稳健类财富需求空白。银行理财依托于商业银行广袤的客群覆盖,从诞生伊始即以普惠金融为基本定位,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更加注重满足个人客户的稳健类财富需求。
信银理财也表示,在战略定位上,银行理财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天然使命。在产品定位上,银行理财坚定“绝对收益理财专家”的业务定位。在资产配置上,银行理财具有全品类的资产配置平台优势。
该机构认为,理财公司要主动践行“国之大者”,充分发挥银行系资管客户基础扎实、流量大的优势,为储蓄向资本的转化提供更加多元、灵活、高效的方式,撑起人民的“腰杆子”“钱袋子”;要以服务实体为己任,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资本,肩负起不同于公募基金、券商机构的社会角色和企业责任。
除了满足居民投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多位受访人士还补充道,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张对激发资管市场活力、促进金融创新、提高全社会金融素养,以及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普益标准赵伟分析,首先,理财市场的扩张有助于推动资管产品创新,提高行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其次,理财产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不但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还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加速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最后,随着理财知识的普及和投资者教育的加强,居民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参与度不断提升,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素养,为资管行业提供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
格上基金研究员蒋睿也表示,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张可以为投资者增加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资管市场的活力。同时,理财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的固收类产品可以推动市场结构的调整,提高市场稳定性。此外,理财市场规模扩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申万宏源金倩婧表示,银行理财作为大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和企业进行投资和理财的核心渠道。银行理财规模大幅扩张,一是说明居民和企业的理财意识觉醒,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不再简单偏爱存款配置;二是居民和企业理财意识的觉醒能够为资管市场和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而银行理财也能带来超越存款的回报,从而实现正向循环,对于资管市场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张,对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王铁牛也称。
在王铁牛看来,相比2018年资管新规之前的30万亿元,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建立在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净值化的背景下,整体降低了市场和行业的系统化风险水平。在规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未来银行理财市场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银行理财市场稳步发展产品渠道双发力提升竞争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于8月底正式突破30万元大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在银行理财规模节节攀升之下,市场格局也在悄然生变:一方面,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提升,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有所收缩;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系和股份银行系理财机构管理规模增长迅速,城商行系和农商行系理财机构规模增长相对较慢。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市场格局变化反映了金融市场环境的动态演变以及监管政策的引导方向,产品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升整个理财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银行理财市场不断攀升的规模呼唤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参与机构需走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之路,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在产品端和渠道端不断发力,提升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现金管理类占比下降,固收类上升
理财产品结构现调整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约为30.06万亿元。分结构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在提升,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有所下滑,显示出今年整体理财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占比上,现金管理类产品确实有所下滑,存续规模仍较大。这表明,银行理财客户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需求仍在,但需求偏好确实发生细微变化,一方面或受到投资者流动性需求影响,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持续走好等市场因素,也推动投资者需求变化。”一家中型银行理财子相关人士表示。
对此,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主要类别为债券类和现金管理类为主,其他比如权益类占比较少。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的收缩,首先是由于利率下行导致现金管理类收益持续下行。同时由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现金、银行同业存款、同业拆借、同业存单等货币市场工具,由于政策和供需等原因,大额存单、同业存单等资产规模也在下行,导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可投资范围也受到一定影响。
申万宏源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金倩婧也认为,理财产品的结构变化主要与产品的收益表现有关,现阶段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明显好于现金管理类产品,因此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提升,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收缩。2024年以来债券收益率基本呈现单边下行走势,9月底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已分别下行至2.0%、2.1%左右,虽然票息收益较低,但收益率大幅回落下资本利得收益较为丰厚,因此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要明显好于现金管理类产品,不同产品的收益表现也导致了理财产品的结构变化。
“这反映了金融市场环境的动态演变以及监管政策的引导方向,产品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升整个理财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也表示。
国股行系机构管理规模增长更为积极
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背后市场格局也有一些变化。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国有银行系和股份银行系理财机构管理规模增长迅速,城商行系和农商行系理财机构规模增长相对较慢。
对此,申万宏源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表示,国有银行系和银行系理财机构管理规模增长迅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益于理财市场整体扩容,而且国有银行系和股份银行系理财机构作为理财市场的核心力量,自然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监管要求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要逐步清理理财业务,导致理财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国有和股份行理财公司转移。
“国有银行系和股份银行系理财机构的规模持续扩张,最主要的还是渠道优势明显,比如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在线下网点、线上APP、小程序等都有大量零售和对公的客户资源,相关银行也在大力推进中收业务的发展,这些都是相关银行机构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张的首要原因。其次,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也在进行交叉销售,国有大行和股份银行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整体来说头部理财机构的优势在持续扩大。”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也表示。
同样,格上基金研究员蒋睿也认为,一方面,国有银行及股份银行的存款基础较好,旗下理财子公司可以借助母行的资源和渠道,交叉销售拓展客户及产品线,这为国有银行系和股份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扩充规模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最近3年债券市场表现良好,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进一步推动上述机构规模增长。
谈及未来发展趋势,申万宏源金倩倩表示,随着存款出表速度和规模下降,以及中小银行理财业务清退逐步完成,未来国有和股份银行系理财机构管理规模增长速度可能趋于放缓。
普益标准研究员赵伟也表示,整体来看,随着理财机构投研实力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国有银行系和股份制银行系理财机构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这些理财机构的规模增长速度受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和竞争态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能否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仍不确定。
多维度发力提升竞争力
“理财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张,也对银行理财和理财子公司的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财业务需要持续强调以人民利益、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持续推动投研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持续提升合规、风险防控机制。”济安金信王铁牛表示。
王铁牛还表示,理财市场的规模扩张,还要求相关企业持续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加强投资者教育、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能力等措施,上述措施有助于提高理财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并且可以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少受访人士更细致分析,银行理财机构应从产品端和销售端两方面发力。
申万宏源金倩婧表示,在产品竞争力方面,理财机构应紧紧抓住居民风险偏好较低这一特点,以追逐绝对正回报为目标,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客户谋求合理收益,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对产品结构和配置进行调整。在渠道竞争力方面,继续夯实其在居民端的优势,利用母行或者其他银行的渠道优势,扩容负债端。
同样,华南一家中型银行理财子相关人士也表示,在销售端,理财机构需要持续精进服务品质。面向代销机构,基于客户需求及渠道特点,要持续打造渠道专属产品供应方案和营销服务举措,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一站式提供产品信息、营销资料、优质资讯等服务。同时,结合线下驻点培训服务,开展市场分析、产品分享等赋能课程,提升陪伴质效。面向客户,要持续创新投教形式,提高投教内容丰富度及可读性,让理财服务更有温度。
此外,兴银理财也表示,要坚守“三适”(适当性、适销性、适配性)基本原则,贴合客户需求,创设出渠道认可、客户喜爱的产品。应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推进产品体系重塑,集中分析和甄别客户的收益诉求,明晰客户的风险预算,最终发现既符合市场逻辑又满足客户风险偏好的“有效需求”,以此创设和供应产品。
“践行投顾理念,满足不同情景下的资产配置需求。理财公司应发挥贴近银行渠道的优势主动融入渠道财富战略,建立涵盖投前教育、投中跟踪、投后管理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兴银理财表示。
多措并举
在挑战中“见招拆招”
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
2023年开始,理财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思路,纷纷由发展初期“规模至上”,转而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坚定不移走净值化转型之路,在风险挑战之中“见招拆招”。历经近一年的转型发展,2024年理财市场整体规模正在企稳回升。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理财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张,对银行理财和理财子公司的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理财业务需要持续强调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能力、健全和完善投研体系、提升合规、风险防控机制等。
仍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
伴随着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理财市场经受了一系列压力和挑战。信银理财表示,一是客户对于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惯性认知与产品净值上下波动之间的矛盾。二是客户多元化需求与理财产品同质化之间的矛盾。目前理财公司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财富管理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和服务能力仍较为欠缺。
三是产品业绩需求与投资能力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银行理财起步较晚,标准化资产投资能力积累尚不成熟,非标投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对比公募基金,在投资能力建设上还有不小的空间。与此同时,银行理财的传统非标业务和固收投资优势也不明显,理财产品净值化后,非标资产选择和投放需更加审慎,当前非标险化解及处置工作上面临诸多挑战。
“银行理财擅长固定收益资产配置,但不擅长股票、商品等大类资产配置,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此外,随着债券收益率下行至低位,理财产品的收益压力或将凸显。银行理财仍属于银行系,在薪资激励、人员配置方面与其他资管机构有一定差距。”申万宏源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谈道。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认为,当下银行理财子面临资产配置压力。目前来看,理财产品底层面临一定的“资产荒”局面,“手工补息”监管趋严导致存款类资产收益下跌,利率下行造成债市波动,在这一背景下,理财产品普遍面临资产配置压力,未来若理财公司想进一步做大公司规模,则需要强化投研能力,增强资产挖掘能力和配置能力,从而满足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
人才团队压力也值得关注。“一方面,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理财产品的管理;另一方面,强化资产配置、创新产品结构等,也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投资者教育和金融消保工作也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样需要理财公司配备相应的人才团队。”黄轼剡说。
未来仍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利率下行、“手工补息”监管趋严,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在逐渐下台阶。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收益率下行对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虽然有一定压力,但随着理财机构提升管理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理财市场未来仍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表示,短期来看,部分投资者倾向于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从而短期内抑制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长期来看,如果收益率下行伴随着市场利率的整体下降,且理财产品相较于其他投资渠道(如存款、股票、债券等)仍具有相对吸引力,规模增长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且理财产品多样性和创新性也在不断增强,规模有望继续攀升。
格上基金研究员蒋睿指出,资产荒的行情下债券收益率下行过快,导致境内固收类产品的吸引力下降,理财子规模扩充会受到影响,但短期内没有更“稳妥”的资产替代,银行理财子规模可能高位震荡为主。
“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是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密切相关。从短期看,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对于规模增长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各类资管产品整体收益大多处于下行空间,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其他类别资管产品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认为,从长周期看,伴随着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持续进入市场,如果权益市场开始持续估值修复,这时可能对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和产品,例如指数基金、ETF基金等,从而影响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和规模增长。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也认为,收益率下行暂时对规模影响不大,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资金去处。中长期而言,面对市场的未来变化,理财公司应当破除对规模的过分看重,寻找合理的均衡规模水平,实现投资者收益和自身能力的平衡。
多措并举确保收益稳定性
在利率下行、资产收益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严控风险底线,在保持产品流动性的同时,多措并举确保收益的稳定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投资策略方面,公司会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以及在细分领域的研究挖掘,构建风险可控、收益良好的资产组合,力争提升产品的回报水平。
信银理财认为,一是做好资产配置多样化。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如债券、股票、货币市场工具、商品等,在获取稳健收益的同时,合理控制波动和最大回撤。二是做好流动性管理。稳定产品收益的同时,注重增强组合的流动性。同时,通过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做好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动态调整,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
三是做好产品创新与优化。在合规允许及能力范围内,设计带有衍生品性质的理财产品,通过衍生部分的对冲减少风险、提升流动性。四是做好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增加理财产品的透明性,提高客户信任和满意度,降低负债端的不稳定性,适度减轻产品流动性压力。五是做好客户陪伴和预期管理,形成收益和风险的均衡。
兴银理财表示,只有股、债、商品、另类资产全覆盖,才不会缺席美林时钟,才能实现周期跟踪和行业轮动。为此,公司在产品线进行了相应的配套创设,使权益策略在更广泛的固收+、股债混、多资产、养老理财、量化与被动理财产品中广泛应用,实现权益投资对大组合赋能。
金倩婧建议,随着利率进一步下降,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大海外资产配置,比如现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债资产表现亮眼,当然有些阶段海外股市也是性价比不错的资产;二是加大国内非债类资产配置,包括权益、商品、公募REITS等资产,也是有效对冲利率下行的手段。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