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宣布,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通常症状主要表现为经常咳嗽、咳痰、气短,还有呼吸越来越费劲。如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也容易导致慢阻肺病病情急性加重,甚至死亡。中国目前约有1亿慢阻肺病患者,40岁以上人群每8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病患者。
早筛、早诊、早治是慢阻肺病防治的基础。其中,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此外,吸入药物是慢阻肺病稳定期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长期规范使用吸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慢阻肺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早期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
“遵医嘱使用吸入制剂规范治疗,慢阻肺可以得到控制。”钟南山建议,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接触生物燃料的、生活环境有明显空气污染的人群等,要像测血压一样,在每年的体检中加入常规的肺功能检测。
然而,作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重大慢病,慢阻肺病的社会认知却严重不足。“我国90%以上的慢阻肺病人群,由于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常得不到足够重视。当病情发展至中重度或者极重度,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此时才干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钟南山提倡,应在基层加强慢阻肺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据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非常高兴看到慢阻肺病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呼吸病学领域医务工作者,我深感振奋。”钟南山指出,我国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人,每年约100万人因该疾病死亡,是我国第三大致死疾病。
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是慢阻肺病防治的第一阵线,在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钟南山表示,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增强,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更方便、高效和规范的医疗服务。“我呼吁各界共同关注慢阻肺病,提高疾病认知、做好规范诊疗。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加油。”钟南山说。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