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张梦婷(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博士后)
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如期开幕。作为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服贸会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吸引19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万客商参展参会,已成为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一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3年~2023年,全球服务出口年均增长4.9%,约为货物出口增速的两倍,服务贸易占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增加到1/4。
我国服务贸易增速则更为可观。2001~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784亿美元增长到9331亿美元,贸易规模从全球第12位跃升至世界前列。2017~2023年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长8.9%,高出进出口总额增速3.9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潜力持续释放,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高达19.1%和37.8%。
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引擎。从数量看,2012年以前,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不到50%,2020年以后稳定在70%左右,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从结构看,高技术服务业对外资的吸引力显著提升,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9%和4.1%,高于整体增速。
随着我国服务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服务业对外开放也在向纵深推进,从市场准入到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再到强化要素供给保障、深化国际合作,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持续放宽服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出台全国版及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旅游等领域开放举措全面落地,有序推进电信、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开放。同时,积极缩减除负面清单外的服务业特别管理措施。
二是深入对接国家高标准经贸规则。通过积极主动对外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自贸协定,对服务业经贸规则给予较高水平承诺。同时,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对接国际通用标准。
三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如便利人员跨境流动,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措施;推动数据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动,在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数据跨境流动条件,适度收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范围等。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实施服务贸易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计划,巩固重点合作伙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合作,签署数十份双边服务贸易合作协议、数字经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等。
今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推动制度型开放、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等五个方面部署了下一阶段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举措,服务贸易有望成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新动能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不过,相比于制造业领域准入的全面放开,服务业要素型开放仍处于试点阶段,制度型开放更是刚刚起步。下一阶段,需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建立健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规则对接和规制协调、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推进重点领域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布局等领域久久为功,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出台并落地见效,营造扩大开放、鼓励创新、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实力增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