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汉垚北京报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车险行业也随之进入了变革期。然而,尽管汽车应用领域相关技术不断进步,专属保险产品却仍未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
新能源车险价格居高不下并呈上涨趋势、智能网联汽车缺乏标准化的保险产品、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保障方面缺失等问题正阻碍车险行业进一步发展。
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约为燃油车的1.8倍,且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高于燃油车的情况仍在延续。
据统计,在已披露2024年二季度车均保费数据的保险公司中,近九成险企较一季度出现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二季度末,车均保费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车险保单量价齐涨。
同时,随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载人测试运营,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也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如何平衡汽车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成为各大保险公司亟需解决的难题。
新能源车险高价难题亟待破解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92.9万辆和494.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9.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3万辆,占比53.5%,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新能源车险已经成为整个车险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据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67万辆,保有量达3693万辆,保费规模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8.7%;预计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5309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4.9%。
从财险“老三家”中报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车险增长潜力。在2024年险企半年报中,中国人保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59.3%。而中国太保则在半年报中表示,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同比增长41.7%。
然而,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壮大,新能源车险高价问题也日益显著。
近日,有多位新能源车主向记者反映其新能源车险保费上涨,部分车主向记者表示:“原本选择新能源汽车是为了节省燃料开支和维护费用,但车险支出高得令人吃惊,特别是每年保费都有上涨的趋势。”
根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与律商联讯联合等五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4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指出,在车险价格方面,新能源车均保费显著高于燃油车,尤其是购置价格在10 万元至30 万元之间的家用新能源车,而该类车型所面对的消费者群体基数较大,保费压力成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所普遍面临的问题。
新能源车续保被拒、续保保费涨幅大的情况更为普遍,影响了用户的投保体验。在商业险的续保上,部分用户因为行驶里程多或者出过险,在续保时可能会被怀疑是营运车辆,导致续保价格飙涨甚至被拒保。
新能源汽车的高保费问题同样令险企头疼,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大多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就在此前的2023年业绩交流中表示,目前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他指出,新能源车险成本高的因素包括,一是新能源车智能化集成度高,二是新能源车身结构有不同,三是新能源车的驾驶行为和燃油车截然不同,四是社会面上的因素,很多新能源车进行私车营运,即当做营运车使用。
在此等情况下,中国平安在业绩报中指出,平安产险正在构建新能源专属定价、服务、理赔体系;中国太保表示,太保产险新能源车经营力求把握市场规律,通过新模式精进管理,降低新能源车险保单成本率。
车企、保司、保险科技公司竞逐新蓝海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难题及其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前景,不仅保险公司正积极调整策略把握市场机会,汽车制造商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布局新能源车险市场。
近年来,小鹏、理想、蔚来等众多车企纷纷进军保险领域,通过成立保险经纪公司,来实现对用户服务的全链条覆盖。特斯拉在今年4月份注销特斯拉保险经纪公司后再次申报登记“特斯拉保险经纪(中国)有限公司”。
比亚迪则是在成立保险经纪公司后,又取得保险公司牌照。2022年3月,比亚迪出资设立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一年之后的2023年5月,比亚迪收购易安财产100%股权,获得保险公司牌照,并将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车企布局新能源车险并不难理解。车企希望车主有更好的投保和理赔体验,通过降低车型保费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自身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从而推动销量增长。对于消费者而言,车险已经成为购买新能源汽车后的最大支出成本,占总支出的60-70%左右,这一现象也促使车企越来越重视保险业务,车险已经成为连接车企与用户的重要纽带。
但对车企来说,开展车险业务面临着多方面挑战。首先,车险业务的数字化系统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并且与保险公司系统对接复杂,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其次,车险业务具有属地化特征,需要多年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业务对接的经验积累。车企目前的主要竞争来自前端的销售压力,难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车险业务布局。
基于上述原因,保险科技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车保险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它们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运营和数据整合,解决车企面临的车险业务挑战,并为保险公司提供支持,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车车科技为例,车车科技提出新能源车险行业解决方案。第一,投保理赔数字化,车车科技打通10余家车企与50家保司的核心系统,实现从投保到理赔的完全数字化流程,为车主提供一站式线上化投保和理赔服务,提高车企的推送修售后产值,降低保司销售费用、理赔反欺诈;第二,打通车企数据,协助保司进行精准定价。通过获取车企的行驶数据、驾驶行为数据,使保司拥有多元化定价模型,让不同风险级别的车主享受到合理的保费,同时确保覆盖高风险车型或运营车辆。第三,车险MGA新模式,赋能中小保司实现智能核保和核赔。面对新能源车险市场保费贵、投保难等问题,车车科技通过数据和智能定价模型,提升中小保司的核保、核赔能力,帮助中小保险公司参与新能源车险市场。
从财务数据上看,保险科技公司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表现十分亮眼。车车科技2024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车车科技净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2.5%;经调整后净亏损为1220万元,同比改善38.8%。在经营业绩方面,车车科技第二季度总保单数量达400万单,同比增长11.1%;总保费规模达56亿元。新能源车险业务表现尤为突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保单数达到22.5万单,同比增长147.3%;新能源车险保费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99.6%。
智能网联汽车保险产品标准化缺失,或将基于责任险进行设计
与新能源汽车相比,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车险问题更加复杂。随着车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步走入市场,然而保险行业却未能为这一新兴领域推出标准化的专属产品。
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再保险”)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保险创新白皮书》指出,在当前已落地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案例中,投保的险种主要包括:传统车险、责任险和意外险等。针对自动驾驶场景,目前保险业还在积极探索开发相关保险产品。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所面临挑战,《智能网联汽车保险创新白皮书》表示,第一是缺少标准化的保险产品,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主要针对传统汽车设计,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应用场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侵权责任,保险公司缺乏专属保险产品来提供针对性保障。尽管部分地区已经通过特别约定的形式将测试期间的风险事故纳入赔偿责任,但尚未形成标准化的保险产品。
第二是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未得到充分保障。市场传统的保险产品仅能为部分功能安全风险和预期功能安全风险提供保障。但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大量的通信技术,因此还会面临网络中断、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风险。现有的保险产品并未充分覆盖上述新型风险,导致智能网联汽车在某些场景下缺乏有效保障。
由于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易发风险发生变化,智能网联汽车在保险需求上已与传统汽车有很大的不同。
律商联讯风险信息销售总监侯维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传统汽车的保险需求相对较为固定和简单。车主通常需要购买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基本险种以覆盖常见的风险类型。而无人驾驶汽车的保险需求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外,还需要针对其特有的风险类型开发专属保险产品。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产品责任保险、网络安全保险等。
有汽车从业者向记者表示,无人驾驶汽车保险需要涵盖传感器、软件、网络安全等技术风险。同时,对车机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等相关方责任的保险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还有保险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保险或将基于责任险进行设计,保险由主机厂或运营方统一采购,这与传统车险有较大不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