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3—2024)》报告:“双低”时代资管回归本源 聚焦能力建设
2024年09月04日 21:12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6818_0

  9月3日,光大理财发布《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3—2024)》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23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重回正增长,国内市场在“资管新规”后由外延式的高增长阶段进入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规模稳步增长3.41%至138.38万亿元,但是行业内部延续分化。由于增长模式变革的时代背景,居民财务将面临再配置,理财理念和投资价值观也将重构。在市场低利率和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的“双低”时代,资管机构需要提升四个方面能力,以应对潜在的低收益环境。

  重塑行业格局

  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在曲折中小幅增长,各资管子行业在逆境中前行并呈现分化趋势。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从2022年年底的市场冲击中有所恢复,但是理财规模同比仍下降了3.1%,占资管总规模的19%。公募基金规模、保险资管规模和信托规模分别增长了5%、10%和16%。在通道业务持续压缩的背景下,券商资管规模、基金子公司规模和期货资管规模分别下降了14%、25%和13%。私募资管规模则与去年持平。

  在资管行业的资金端,结构总体稳定。居民金融资产总体配比与去年持平,贡献37%的资金,仍是资管行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居民资金流向分化,偏防御的配置思路下金融资产仍优先增配存款,低风险偏好延续,低波动固定收益产品受到青睐。

  在渠道端,银行理财代销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截至2023年年末,491家机构实际代销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328家的水平增长了50%。31家理财公司中仅3家合资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只由母行代销,理财公司正不断拓展母行以外的销售渠道。其中,南银理财拓展渠道最为积极,被他行代销产品占比超过78%,其次为青银理财和杭银理财,占比分别超过76%和74%。交银理财被母行之外的他行代销产品数量占比达65.27%,在国有大行中居首位。

  在产品端,银行理财赎回冲击的余波逐步消退,但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再提升。截至2023年年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87万亿元,占比92.8%,近两年持续提升。

  在资产端,2023年国内经济保持弱复苏态势,全年呈现债强股弱态势,黄金价格一枝独秀,屡创新高。在固收市场,收益率中枢下移,结构性“资产荒”显现。在高收益资产相对稀缺,机构欠配压力加大,合意资产供需结构失衡的影响下,信用利差、等级利差自年初高位回落后波动收窄。在此背景下,拉久期、加杠杆、信用下沉等策略也成为2023年机构增厚投资收益的重要策略工具。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表示,资管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业重要的子行业之一,在助力共同富裕、服务扩大内需、提高直融比重的进程中大有可为。当下资管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与资管机构仍待提升综合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资产端看,当下经济运行进入再平衡阶段,资产报酬率周期性降低,高票息优质资产供给短缺,机构配置压力下“资产荒”的现象仍然可能延续。在此背景下,资管机构应全面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充分挖掘不同资产、不同策略下的投资机会,持续扩大可投资的资产范围,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目标,科学调整资产配置,不断擦亮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收益的“矛”。

  齐晔表示,从财富端看,当下中国居民总财富保持稳健增长,总财富中金融资产占比稳步提升的趋势仍在延续。在此背景下,资管机构需要与商业银行及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密切协同、双向赋能,推进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合作深度,聚焦不同客群对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差异化诉求,以客户为中心,理清在投前、投中、投后及复购等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角色定位,帮助投资者树立健康的投资理念,持续铸牢投资者抵御风险的“盾”。

  统计数据显示,20年来,光大银行理财业务已累计发行产品超45万亿元,服务投资者数量超740万,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4800亿元。

  “双低”时代应对之策

  “当下衡量理财公司标准显然不是规模,而是能力与初心。”中国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首席业务总监张旭阳表示。

  他认为,银行业如今正在发生巨变。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心从规模到结构,从线下到线上,从客户数量到客户黏性,从营收到风控。但是,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目标没变。从实践来看,银行理财的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理财公司要“持续提升能力,做能力圈里面的事情”。

  报告称:“分析日本资管机构应对低利率环境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环境,我们认为境内资管机构除审慎开展海外投资机会外,还应该从利率债投研能力、另类资产投资能力、被动指数投资能力以及资管产品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应对可能到来的低收益环境。”

  报告中提到,利率投资交易能力将成为资管机构的新的着力点。为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机构投资者需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升利率债投资能力。同时,被动投资在国内未来空间广阔,作为资管行业的中坚力量,银行理财未来也将在自主创设债券指数或ETF产品等领域展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投资的角度,另类债权具备超额收益、投资策略稳定性高、资金容量大等多重优势,也具备海外另类债权安全性高、久期较合理、估值波动较平滑等优势特征,因此光大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对另类债权的需求较高。此外,通过资管产品创新,匹配资产端能力提升,也是应对低收益环境的有效之路。

  面对市场长期低利率和投资者低风险偏好的“双低”时代,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泳表示,现在风险利率下行给机构资产配置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对于保险资金来讲,负债的成本是刚性的,化解这样一个风险主要做法是降低负债端的利率水平。在资产端则要进一步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从固收投资角度,采取中性灵活配置策略。同时,更多从另类投资方面寻找机会。

  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姚东认为,对于理财行业来讲,第一要解决组合的能力,第二要解决单资产投研能力。做组合的时候要看机构是否具备对各类资产细分投研能力,还有一个是要看机构的发展方向。不论是做另类资产投资还是权益投资,背后是机构的成本模式、人才管理模式和整个机制所决定的。

  齐晔则表示,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盈利要服从功能发挥。资管行业一端连接着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另一端连接着实体经济的多元化投融资需求,行业应履行好社会责任,在服务好投资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做好责任投资,持续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五篇大文章”,积极关注和研究科技、绿色、普惠、ESG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切实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3
原标题:《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3—2024)》报告:“双低”时代资管回归本源 聚焦能力建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