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不养生,老了养医生”,越来越多90后从livehouse转向健身房,放下手中的垃圾食品和碳酸饮料,过上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生活,而在“药食同源”观念的影响下,传统滋补佳品枸杞在年轻人消费市场中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不过,看起来颗粒饱满、鲜艳红亮的枸杞,背后或隐藏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9月1日,央视财经曝光了枸杞产地的加工黑幕。记者调查发现,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当地市场上的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也卖出去,动起了用焦亚硫酸钠增色的歪心思,在一些特殊的商铺中,记者找到了“亚钠枸杞”。
而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里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
央视财经同时曝光了甘肃省靖远县存在“硫超标”枸杞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甘肃省靖远县的村庄里,商户们表示,新鲜的枸杞摘下来后,也要先用“亚钠碱水”洗过一遍,这样晒出来的果子才会鲜亮好看。但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亚硫酸钠洗过的枸杞,品质也很难保证,这时,就只能用“杀手锏”熏硫磺,而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
工业硫磺不能用作食品加工。固体工业硫磺,有块状、粉状、粒状和片状等,呈黄色或者淡黄色。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
央视财经记者走访当地市场发现,商户们表示,这些用工业硫磺熏制的枸杞有的进了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
年轻人“养生血脉觉醒”带火了枸杞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丁香医生发布的《2023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的健康困扰似乎更多,其中最年轻的“00后”的健康困扰最多,无处安放的健康焦虑催生了庞大的养生市场。
庞大的养生市场背后是舍得为健康花钱的年轻人。智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而18岁-35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7%。
当年轻人的“养生血脉开始觉醒”,最首先关注到的就是天然养生食材,为“药食同源”的代表性品种,枸杞在年轻人消费市场中再次焕发新的生机,一度与红枣、桃胶等传统食材一起成为网红食品。
以“枸杞养生”为关键词在小红书上进行检索,相关笔记超过123万篇,发布者不乏95后甚至00后。
枸杞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围绕“果、叶、茎”开发利用,枸杞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枸杞粉、枸杞籽油胶囊等枸杞功能性食品,以及枸杞咖啡、枸杞巧克力豆等休闲食品陆续上市。此外,以枸杞嫩叶嫩茎为原材料的冰鲜菜、糕点、饺子馅等10余种叶用枸杞产品已摆上百姓餐桌。与此同时,枸杞啤酒、枸杞白兰地、枸杞冰激凌等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此外,用添加养生成分的方式改造原有消费品也是一个常见的方式,如养生奶茶、中药咖啡,就是在传统奶茶、咖啡中添加人参、枸杞、荷叶、苦荞、莲子等中药成分,让产品具备养生功效,例如中药企业同仁堂上线了新零售业态品牌“知嘛健康”,推出了枸杞拿铁、益母草玫瑰拿铁、肉桂卡布奇诺、罗汉果美式等一系列“养生咖啡”。
全国从事枸杞生产经营企业3万余家
《中国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枸杞种植面积183万亩,其中,甘肃75.4万亩、青海47.6万亩、宁夏32.5万亩、新疆25万亩、内蒙古1.2万亩、河北0.8万亩,其他省区0.5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视财经曝光的枸杞加工黑幕所发地,便是来自于全国最大的两个枸杞产地甘肃和青海。
枸杞的市场还在继续增大。一系列精准推介为枸杞“走出去”提供了强大助力,拓宽了枸杞产品销售渠道。
2023年,我国枸杞出口量1.4万吨,相比2022年增加21.2%;枸杞出口额7.5亿元,相比2022年增加23.1%。主要出口省域为宁夏、广东、山东、湖北、河北、青海等地,枸杞出口的主要形式有枸杞干果、枸杞酒枸杞果汁、枸杞粉等,其中,干果出口一支独大,占总量的 80% 以上。
2023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特别是各枸杞主产省区整合各类资源对枸杞企业进行系统性、阶梯性技改优化,集中力量培育了一批具有设计研发、核心制造能力的枸杞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逐步使其成为枸杞品牌和产品配套的依托力量,在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形成了众雁齐飞的良好生态。如今,全国从事枸杞生产经营企业3万余家,枸杞企业数量位居前五的地区为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新疆。
(时代财经记者陈泽旋,综合自中国绿色时报、央视财经、国际品牌观察)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