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博鳌房地产论坛热议行业进程—— 专家:多项需求支撑房地产长远发展
2024年08月16日 07:06
作者: 徐炜伦
来源: 羊城晚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8月14日,2024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海南举行,论坛发布的《2024年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显示,从全国房价、销售和待售面积的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还在底部徘徊,今年以来整体表现低迷,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景象开始呈现。在政策层面,上半年房地产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下半年市场走势向好的积极因素增加。

  论坛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深度探讨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在宏观经济背景和实际市场表现等方面带来最新前沿观点。

  樊纲:城市化进程将释放住房需求

  在《经济波动中的政策与对策》主旨演讲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或者接近到了谷底,在谷底还有一个爬行的阶段,即所谓的‘L’形,还会经历一段困难的时期。”

  樊纲提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很长时期的高歌猛进,在应对波动时缺乏经验。但现在各方都知道了市场的问题所在,政策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樊纲认为,城市化的进程将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住房需求,“城市化进程释放的不仅是城市居住人群的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还有‘迁移性需求’,一方面是农民进城后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是城市化伴随工业化,导致工业结构不断改变,企业做大后,就需要向大城市过渡,导致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迁移。”

  陈启宗:调整周期过后市场会理性健康发展

  论坛上,恒隆集团恒隆地产荣誉董事长陈启宗表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很特别的,内地的房地产商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的,只有30多年的发展时间,却可以产生全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市场。

  陈启宗认为,房地产市场仍有新的需求。这一轮行业调整周期对房地产理性、健康地发展是一大好事。“房地产行业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制造出极大的财富,也会有一个相当不一样的环境,企业要头脑清醒,否则就会被淘汰。”陈启宗表示,现在的头部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受到了很好的监管。希望在完善监管机制后,有更多民营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同时,企业要关注国家经济长期发展态势,这是国家能在世界上保持长远竞争力的关键。

  陆挺:保交房是房地产出清的重要方式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演讲时提到,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有绝对的过剩,存在一定误解。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但不是绝对的过剩,未来随着人口的流动,很多地方对房地产还有需求。

  陆挺认为,接下来房地产出清和改革的组合是最利于行业发展的。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和其他国家极为不同的是存在大量的保交房问题,出清变得尤为重要。“为什么保交房是房地产出清的重要方式?因为在这轮房地产市场下行之前,主要以预售制的新房为主,相当于是一个期货市场,期待未来的交割,如果没有一个交割机制,没有监管维护市场的秩序,我们肯定不能指望这个市场能够出清,能够恢复正常的运行。”

  “如何处理保交房的问题,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和开发商怎么履行责任的问题,还是重建市场对开发商的信心和对监管的信心的问题,这是关键一步。”陆挺表示,在此过程中,保交房也能带动总需求,带来整个中国信用链在某种程度上的修复。在改革方面,要让中国的土地配置、转移支付、人口流入等联系在一起,看到有新的供应和需求。

  邵宇:更好的品质是房地产不变的话题

  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提到:“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无非就是持续放松土地要素的管控,放开以后,就会形成更加庞大的行业。就像现在的低空经济一样,放开更大的空域,就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接受媒体群访时,邵宇进一步提到,房地产是高周期行业,但现在的房地产调整周期与以往的周期完全不同,“对比下来,以往的周期都可能不算是周期,因为过去行业持续上升,一批企业倒下又有新的一批出现,无论什么时候进入都是正确的选择。但在现在的周期里还无法预测到底部的到来,唯一能托底的就是政府和国资力量,不断地用时间换空间。”

  邵宇认为:“文旅、康养产业等企业转型的新模式都陆续被尝试过,但始终没能够跑出来,因为这个行业始终还是以住宅为主。现在大家需要的是更好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更便利的交通,这也是房地产永恒不变的话题,哪怕现在市场下行,但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只要不断提高品质,就会有购房者选择。”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2024博鳌房地产论坛热议行业进程—— 专家:多项需求支撑房地产长远发展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