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河南郑州的郑煤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地超7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工厂,机械的律动仿佛是科幻片场景。
货车司机把板材运至工厂后,机器人自动从货车上拾取板材,并按厚度、材质等分别堆放至智能仓储区;依托5G通信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工厂的激光切割生产线、智能焊接生产线,均由机器人完成。
副总经理王永强说:“我们将数字化改造融入生产全流程,通过智能化控制中心,实现效率提升2倍以上,空间利用率提升50%,这一数字化工厂成为支撑我们低碳、智能、高效发展的新平台。”
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国企,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不断刷新世界煤矿支护装备新高度。王永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智能化成套装备已远销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过去液压支架等产品按吨卖,现在则是按“配置”卖。
变革求新源自于现实需要。
在郑煤机办公楼的展示区内,一张公司的主要营业指标柱状图给出变革背后的答案。从营业收入不断爬升到2012年破百亿元,到受煤炭行业周期的影响营业收入下滑,再到依靠拓展新领域再次实现增长,企业始终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王永强告诉记者,在人才上,企业相继启动了分配、用人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成功实现了经理层市场化选聘、中层竞聘上岗、员工市场化流动;在产业创新方面,抓住了数字化改革的机遇,并以“离开行业不离开专业”为原则,依托自身的制造经验,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开拓新赛道。
“坚持变革创新,持续转型升级,这是郑煤机立足时代背景、顺应行业趋势的发展举措。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后,我们将继续沿着智能化与国际化道路,加快转型步伐,希望在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至500亿元!”王永强说。
不断深化的改革,为企业带来澎湃动力。在山西阳泉,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求变中探寻新路。
圆柱钢壳钠离子电芯、方形铝壳钠离子电芯、钠离子电池LED强光手电……几年来,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钠离子电池系列产品持续上新。作为华阳集团重点转型发展项目,这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的制造企业逐渐从技术研发走向产业化。
“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钠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储能市场展现巨大潜力。”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院长王可琛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煤炭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华阳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丰富的无烟煤资源是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上佳原料。华阳集团有着从传统煤炭产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变的优势。
目前,华阳集团已布局了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线、钠离子电池电芯制造产线,正积极谋划钠离子电池的集成产线,加快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
华钠芯能董事长靳生龙表示,企业将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不断打通钠离子电池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将产品推广到新能源各个领域,为国家的低碳转型、绿色转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条路不好走,但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大部署。近年来,通过实施提质增效、价值创造、品牌引领等专项行动,中央企业资产总额2023年底已达到86.6万亿元,是2012年底的2.8倍。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我们将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快破除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