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转企改制过度解读
2024年08月08日 03:58
来源: 广州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省政府批准转制为企业后,省属事业单位要正式行文解除其与编制内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8月7日环球网)

  此份文件甫一发出,旋即引发热议,外界各种猜测也不少。有观点甚至将其与10万人的“铁饭碗”直接挂钩,未免有夸大之嫌。事实上,山东在推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上早有动作。早在2015年,该地就发布过相关文件。从改制名单来看,转制为企业的大部分是那些自收自支、“半只脚”迈入市场的事业单位,比如设计研究院、印刷厂等生产经营类的单位。如媒体所说,改革带来的综合影响和所谓“冲击”并没那么大,应被理性看待。

  至于为何要撕开部分单位编制“保护膜”,原因不难理解。从科学管理的视角来看,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冗余、机构臃肿,创新创造活力相对不足,转制为企业有助于提高机构运转效率、激发竞争活力。再加上当下部分地方财政压力加大,从降低行政成本、“过紧日子”角度讲,也需精减机构、精减人员。

  转企改制或为大势所趋,也不排除其他地方跟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几个方面还需注意。比如,做好改革配套。人事劳动关系转换、转制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经济补偿等,这些都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需要格外关注。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因发展所需聘用了部分编外人员,对这些人员的工作转换也需通盘考虑。同时,注重动态平衡。收编并非“一收了之”,而是要结合“瘦身”与“健身”,该减的要减下来,该加强的也要加强。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改革有必要分类施策、更注重公益属性,将腾出的编制资源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基层工作治理等领域,进一步夯实民生保障。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不必对转企改制过度解读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