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三样”出海看“产能过剩”谬论
2024年08月06日 06:17
作者: 夏玮
来源: 解放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过去一段时间,美欧一些国家密集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并试图将其与“加征关税”“脱钩断链”等进行深度绑定。对此,我们需要澄清谬误、辨明曲直。

  一方面,提出“产能过剩论”,是偷换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产品。从过去的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光伏“新三样”,“中国制造”的迭代升级与全球消费市场的变化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历程,优质的企业产品产能得以存活,落后的企业和产品面临淘汰,这是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中国“新三样”能够出口到世界各国,受到消费者欢迎,经历了大浪淘沙的过程,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考验。美欧一些国家将其笼统地称之为“产能过剩”,是在偷换概念。

  贸易全球化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各国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交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释:没有葡萄园的国家,须从外国取得葡萄酒;同样,没有矿山的国家也无疑地必须从外国取得金银。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指出,每个国家都可以基于特定的比较优势,从自由贸易中获取比较利益。中国利用中国式现代化积累的经验,运用发展起来的成熟技术和产业优势,为世界提供优质产品,何来“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炒作“产能过剩论”,是借题发挥。

  通过对“产能过剩论”的炒作,美欧一些国家试图渲染本国企业和工人遭受“不公平对待”,继而在贸易、科技、金融、产业等多个复合层面对中国施压。

  美国提出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其产业衰退的“遮羞布”。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曾以类似借口打压日本纤维产业。同时,美欧一些国家试图将“产能过剩”与政策补贴紧密联系,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加征高额关税。

  从趋势上看,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深化区域贸易合作,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适应全球市场变化的能力。这既体现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也反映了“中国智造”的比较优势。

  比如,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中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大对锂、钴、镍等关键原材料的开发和布局,确保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供给稳定性;通过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前仆后继”的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展望未来,“新三样”符合世界绿色发展趋势。更节能的汽车、卡车和飞机减少了运输部门的石油需求,更高效的钢铁、水泥和化学制造减少了工业中的化石燃料使用,更好的绝缘和更高效的电器减少了建筑物的电力和直接化石燃料消耗……

  更坦率地讲,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增长。相关领域即便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也是超越国界的行业现象,且会逐步化解。过去,中国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未来,中国产品还会继续提升全球消费者的生活福祉,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中国制造的是合乎全球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新三样”非但不过剩,还是紧俏货。下一步,可引领“新三样”逐步从“产品出海”走向“产能出海”,再到“产业链供应链出海”,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者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智库青年领军人才)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从“新三样”出海看“产能过剩”谬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