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供给促红色旅游“长红”
2024年07月20日 06:02
来源: 经济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浙江嘉兴南湖重温“一大路”、到贵州遵义追寻“长征魂”、去湖南橘子洲头瞻仰青年毛泽东雕塑……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市场火热,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有效优化红色旅游产品供给,将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

  近年来,全国重点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1644家,历史类纪念馆累计推出主题展览1.5万个,红色旅游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产业形式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升级。例如,江西省某地依托“红医”文化,打造“红色康养”小镇,实现人均增收2.5万元。又如,重庆市融合3D Mapping技术、全息投影与真人演艺,推出沉浸式史诗剧《红岩红》,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运用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赋能红色旅游,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我国在红色旅游发展方向、行业规范、功能作用等层面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示范化水平,广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部门于2023年8月份印发的《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到2025年,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教育功能更加凸显,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未来应以游客消费需求为核心,进一步把握红色旅游的特点,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分析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红色旅游产品。依托数字技术,建立立体式、沉浸式、交互式的红色旅游新场景,使红色文物由“物化”走向“活化”,让游客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共情共振。聚焦游客的“食、住、行、学、养、购、娱”需求,将红色旅游与教育、农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延伸“红色+”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深挖红色文化内涵,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夜间经济。找准市场定位,采取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方式进行推介宣传。

  另一方面,加大对红色旅游产业智能化设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红色文物的智能化保护、红色景区的智慧化运维作为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的重要抓手。加快制定红色旅游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和培育更多既懂历史又通晓旅游管理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加大红色旅游惠民力度,持续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票价优惠、折扣套餐、消费补贴,让游客愿消费、想消费、能消费。对于学生、老人、亲子等不同游客群体,通过红色主题活动、赛事活动吸引游客。还应落实红色旅游安全责任,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市场平稳有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system
原标题:创新供给促红色旅游“长红”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