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适宜流动性环境—— 央行买卖国债不是搞量化宽松
2024年07月14日 05:42
来源: 经济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近期,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话题引起市场普遍关注,并引发了是否会进行量化宽松的讨论。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此举并不代表量化宽松。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潘功胜说,“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专家认为,不能把央行买卖国债与海外央行实施的量化宽松相混淆。央行买卖国债可以丰富央行管理流动性的工具箱,有效引导国债收益率曲线,使长债收益率与经济长期基本面更加匹配。

  “央行买卖国债定位于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而不是要搞量化宽松。”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发达经济体央行搞量化宽松往往有自身阶段性背景。通常是在危机冲击下,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直至面临零利率下限约束后,国债市场流动性仍较差,缺少买盘而抛售力量很强,价格渠道传导不畅,这些经济体央行通常会诉诸于非传统货币政策,其中就包括量化宽松(中央银行大规模购买国债、商业票据等)。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后,发达经济体央行普遍将宽松货币政策用到极致,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提供极度充裕的流动性。

  我国的情况与上述背景完全不同。董希淼分析,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金融机构总体保持健康稳定,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尚未面临零利率下限约束,国债市场认购和投资热情颇高,一定程度上还有“资产荒”迹象,不存在推出量化宽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必把作为常规操作的国债买卖与量化宽松画等号。

  “一段时间里,市场更多着眼于‘央行买国债’这一操作,但实际上央行对国债的操作既有买也有卖,灵活性较大,并非单向操作。”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提醒,最新消息显示,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据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更多还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搭配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操作主动加强流动性管理。

  近期,我国国债收益率问题也引发了市场探讨。有专家从基本面、估值面、供需面、情绪面等多重因素分析,提醒投资者当前国债市场的利空因素不少,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债券类资产的价格波动风险,守护好“钱袋子”。

  潘功胜在日前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也明确,央行未来推出的国债操作将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央行高度关注长债收益率,强调要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受访专家认为,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协调的重要体现,顺利推动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同步研究优化国债的发行节奏、期限结构和托管制度。总体看,整个过程将渐进式稳妥推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system
原标题:努力营造适宜流动性环境—— 央行买卖国债不是搞量化宽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