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动作 最新解读来了!债券市场影响几何?
2024年07月08日 22:05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中国人民银行7月8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即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

  据介绍,相关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时至16时20分,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20个基点和加50个基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9时30分至10时30分,30年、10年、5年国债期货一度下跌。

  长端现券收益率普遍上行3BP左右,30Y国债230023也一度上行至2.5225%。

  同时,特别国债2400001上行至2.54%;10Y国债240004上行至2.3060%。中短端现券收益率上行5-7BP,1Y口行债230302上行7BP,1Y国债240009上行6.5BP至1.58%。

  业内人士认为,每逢月中、月末、假期前等关键时点,市场流动性需求较大,本次创设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工具,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精细化管理流动性的需求,平抑资金面大幅波动。

  有利于降低资金波动性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央行启用临时正逆回购,旨在重设利率走廊上下限、降低资金面波动性。

  芦哲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原本的“SLF-OMO-超储利率”的体系区间过宽,启动临时正逆回购是在明确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主要政策利率之后,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的举措。以当前7天期OMO的水平1.80%为中枢,新走廊上限是2.30%、新走廊下限是1.60%,也就意味着DR001和DR007的波动区间收窄至70个bps的范围内,相比此前的走廊,收窄后的走廊上下限会更有利于稳定资金面。

  芦哲认为,结合近期明确政策利率、收窄走廊等新动作,央行传递出更加清晰的信号,给市场心理托底。新的走廊上下限明确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基准,也就意味着会随着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需要而调整,当7天期逆回购利率调整时,市场利率中枢会随之系统性切换。

  华创证券投顾部认为,央行临时正逆回购机制,代表了央行重启正回购(公开数据显示,央行最后一次正回购是2014年11月底),信号意义重大。隔夜到1.6%要正回购,封死资金利率下限;隔夜到2.3%则要放钱。

  华创证券投顾部提醒,从近一年实际情况看,隔夜利率触发1.6%的下限次数要多于触发上限2.3%的次数。

  债券市场影响几何?

  那么,后市债券市场应该如何操作?

  华创证券投顾部认为,从2024年3月份开始,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月度均值已经低于2.3%和2.5%,这意味着市场机构买入的债券的安全边际并不高。一旦央行卖债,可能这些债券面临浮亏的压力。此外,虽然目前非银规模较大,但这样的交易盘占债券市场的比例过大,意味着一旦利率开始反弹,可能也会出现“利率反弹—净值回撤导致赎回—非银卖债—利率更反弹”的负向反馈。

  策略上,华创证券投顾部建议,需要警惕债券市场持续调整的风险。对于机构而言,落袋为安,保留上半年的投资收益更为务实。在不确定性还没明朗之前,建议机构不要抄底。

  招商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张伟认为,当前7天逆回购利率为1.8%,意味着隔夜利率波动区间在1.6%—2.3%,简单平均计算的均值在1.95%。而4月—6月DR001均值为1.76%、1.76%和1.81%,粗略对比来看相当于加息,这也是市场做利空解读的原因。并且,正逆回购非对称的加减点,使得市场倾向于认为央行要提升货币市场利率的低点水平,这也对债市带来利空。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临时操作”,张伟指出,目前还不是常态操作,该工具是否会持续提升资金价格中枢,也还需要观察,因而难以持续推升利率。

  张伟建议,在央行借入国债这一套操作还未完成的情况下,短期债市或许仍将偏弱,等待长端企稳后的配置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央行新动作,最新解读来了!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