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优势”到“产业胜势”——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的关键词
2024年06月22日 10:51
来源: 新华社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新华财经南京6月22日电(记者沈汝发)南钢焦炉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南京仙林合成生物创新谷、马自达新能源汽车项目……在21日举行的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40多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998亿元。

  “科技创新”成为这些项目的鲜明特质。“此次签署的南钢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文武说,中信将支持南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这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1.74万亿元。软件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超过3200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2.2%和57.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5%。

  南京拥有丰厚的创新资源。据统计,南京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在全国居前,人才资源总量达381万人。

  丰富的科教资源、创新能力吸引诸多头部企业在南京投资。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说,南京有很多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院士和专业领军人才,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等方面有较强的研发优势,在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等创新研发环节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创新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胜势”?

  “南京已经发展出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给出的答案。“六年前,我被南京的科研环境和人才政策所吸引,带着团队来到南京,创立了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姚期智说,研究院不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创业者,还推动一系列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

  在21日的大会上,南京市应用场景创新服务中心和南京市场景创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南京将以应用场景开放创新为重要抓手,加速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南京市工信局局长叶荣生说,2020年以来,南京已累计对外发布应用场景超4000个,开放合作需求超1万个,“应用场景”催生科创蝶变效应。

  针对科创资金的“堵点”,南京市同日发布了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预计将辐射带动各类资本投资超万亿元。

  “校地合作”是南京科创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介绍,2023年,南大与南京市签署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协议,在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加大对接力度,已累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5家,获得授权专利超1000件,孵化引进企业超1000家,实现成果转化341项。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科创企业发展的“沃土”。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华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芯片基础产品生产的重点企业。为保障该公司110千伏变电站用电需求,国网南京市江北新区供电公司成立了专项服务团队,为工程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时跟进项目进展,推动项目提前投产达效。

  聚焦创新型企业孵化培育量质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3万家……南京持续构建成果转化“新范式”,打造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说,南京将聚焦更有突破性的制度设计、更具引领性的创新治理,涵养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让各类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向企业聚集,畅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从“创新优势”到“产业胜势”——南京“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的关键词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