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人工智能“拔节生长”,为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2024年06月22日 09: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6月20日,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全方位展示了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多领域的前沿产品和技术。

  从人脸识别的广泛应用,到自动驾驶的加速探索;从智能工厂开足马力高效运转,到智能应用辅助医生诊断疾病……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引领时代变革浪潮。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更是进入了“拔节生长”时期,不断催生出各类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广阔空间。

  “察势者智,驭势者明”。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敞开。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驶入快车道、迈向新阶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

  应当看到,我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发展人工智能的多重优势。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基础将更加坚实。但也要看到,相比世界顶尖水平,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仍存在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不足、重大场景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在基础性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处于弱势。

  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夯实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底座,构建人工智能产研联动的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未来已来,我们该做的就是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加速人工智能“拔节生长”,为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