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亿元市场 近九成跌破2%!
2024年06月21日 14:52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6月以来,总规模超13万亿元的货币基金市场收益呈现震荡走低态势。Wind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近九成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货基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受此影响也呈现下跌趋势。长期看由于降息仍存在可能,后续货币基金收益或仍将下跌。

近九成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全市场货币型基金(仅统计A类份额)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6%,较今年1月初的2.34%,下降超70BP。

  同时,目前近九成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仅有2只产品超3%,且还有多只产品跌破1%,最低下探至0.48%。对比今年年初,则有超八成产品收益突破2%,最高一只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超7%,最低的收益也超1%。

  6月20日,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跌至1.537%,而在今年年初,其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2.453%。

  对此,民生加银基金经理郑雅洁表示,今年以来实体融资需求较弱,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货币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且持有的资产期限较短,在进行资产再配置时面临资产收益率下行,因此年内货币基金收益呈现持续下跌态势。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3月份以来债市短端利率下行较多,短端资产价格快速回落,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也在走低,由于货基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且一般为平均期限120天的国债、同业存单、定存、短融等,货基可配资产收益降低,从而使货基收益下行。

  对于后续货基收益表现,汇成基金进一步指出,短期而言,短端利率受资金面制约,进一步大幅下行阻力较大,货基收益率在债市震荡中向上向下弹性均不大。长期来看,经济恢复仍需宽松货币环境配合,随着禁止“手工补息”等影响逐渐减少,央行在下半年实施降准降息的空间也将逐步打开,预计货基收益率会随之下行。

  “后续货币基金收益率是否会继续下跌,主要取决于资金面以及短端债券类资产收益率走势。”郑雅洁也认为,短期看经济基本面有走弱迹象,货币政策预期维持相对宽松,但受制于“防空转”以及汇率压力,资金利率将维持在相对均衡水平,货币基金收益率短期内可能相对平稳。中期看随着外部压力减轻,国内降息仍存在可能,货币基金收益可能会继续下跌。

多举措提升产品收益

  尽管年内货币基金的收益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不过资金仍在持续涌入这类产品。根据中基协此前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市场货币基金合计规模达13.43万亿元,相较于去年末增加了2.16万亿元。

  “由于风险资产价格下行,投资者对未来预期偏弱,风险偏好降低,更加寻求相对‘安全’的资产。”民生加银基金郑雅洁认为,虽然货币基金收益出现下滑,但货币基金风险相对较低,且流动性较好,因此吸引了不少资金。此外,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不少存款也转向货币基金。

  汇成基金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季节性原因,根据历史经验,货基规模一般会在一季度季节性冲高。二是虽有季节性原因,但此次回升规模创历史新高,其背后反映出市场对于货基的需求仍偏强,“前期‘手工补息’取消,在债市震荡及存款搬家行情下,机构仍然欠配,部分资金流入确定性较高的短期资管产品,如货基、短债基金等。”

  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面对资金的持续青睐,货币基金应如何提升产品收益?

  对此,郑雅洁认为,尽管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经济基本面偏弱仍是对债券牛市的支撑,因此将保持一定的久期和杠杆率水平来提升产品收益率。

  汇成基金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在严控信用风险的基础上,适度信用挖掘或拉长产品久期。二是抓住三季度可能出现的债市调整机会,积极配置或灵活交易来博取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三是优化产品持有人结构,通过分散持有人集中度,引入相对稳定的资金,降低集中赎回的流动性风险,从而更好地调节资产配置,提高收益水平。四是提供个性化投资策略和定制化服务,对于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投资者,设计符合其目标收益的产品。

  “此外,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应该优化买卖时机,在利率较高或预测利率上升时,可增加货基配置,以获取更稳定的收益。”汇成基金进一步表示,其次要关注长期投资,在短期产品无法满足收益要求时,可选取优质中长期债基长期持有,如中长期信用债基更符合当下市场行情,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可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不佳持有体验。最后是多元化投资,在固收投资的基础上增加含权资产,如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等,以赚取权益市场的贝塔。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责任编辑:3
原标题:13万亿元市场,近九成跌破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